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09:北影厂子弟帮

09:北影厂子弟帮

    09:北影厂子弟帮 (第2/3页)

有一半是设备租赁权,虽然办公室简陋,但这一切意味着他们不再是草台班子,而是一个有正式身份的市场主体。

    王盛当即决定,搞一个简单的开业仪式,既是讨个好彩头,也是宣告他们的正式亮相。

    他让陈良赶紧去订做了一个简易的牌匾,又买了些瓜子和水果糖。

    王盛更是亲自又去堵了韩三坪一趟,把开业剪彩仪式的事说了下,希望能邀请到厂长出面剪彩。

    第二天一早,在王盛那间二十多平米的办公室门口,小小的开业剪彩仪式低调举行。

    令王盛有些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的是,韩三坪竟然真的抽空来了。

    他穿着那件熟悉的灰色夹克,在一众穿着工装或旧衣服的北影厂职工子弟中显得格外醒目。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鲜花簇拥。

    韩三坪到了之后,只是简单看了看营业执照,和王盛、陈良等几个核心成员握了握手,说了几句“好好干”、“闯出个样子来”、“注意影响”之类的鼓励兼告诫的话。

    然后,他在众人的簇拥下,拿起剪刀,剪断了那根红色的绸带。

    对面,请来的摄影师傅,举起手中的相机,“咔嚓”一声,记录下了这一刻:韩三坪面带看不出深浅的微笑站在中间,王盛和陈良一左一右略显紧张和激动,身后是猴子、大刘、小兵、陈玉等一群眼神里充满希望和茫然的年轻面孔,背景是那间挂着崭新却略显单薄牌匾的旧库房。

    韩三坪没有多待,剪彩完毕,象征性地吃了一颗陈玉递上的水果糖,便在一众管理岗职工或好奇、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中离开了。

    但他的出席本身,就已经传递出了足够强烈的信号。

    ……

    韩三坪的到来和盛影传媒的正式挂牌,像一块石头投入北影厂这潭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盛影传媒”和“王盛”这个名字,迅速在北影厂生活区、乃至在京城文艺圈里扩散开来。

    很快,一个久违却又敏感的词被重新提起——“北影厂子弟帮”。

    这个词带着光环,也带着沉重的历史包袱。

    上一代,也就是第一代“北影厂子弟帮”的代表人物,是陈恺歌、田庄庄、李少虹他们。

    他们的父辈,是北影厂的创建元老、著名导演、表演艺术家,他们自身大多经历过特殊年代,“北影厂子弟帮”这个概念,就出自那个时期,这些人后来纷纷考入电影学院,在八十年代凭借深厚的家学渊源和时代机遇脱颖而出,成为了蜚声国际的“第五代”导演中坚。

    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院派”和“世家子弟”。

    如今,王盛这群人的出现,让一些人自然而然地将其视为“新一代”的北影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