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好消息,广告火了(改) (第2/3页)
叫电影感?都想着花几百块打发叫花子呢!”
猴子对着擦拭得锃亮的摄像机镜头,叹气:“白瞎了这么好的设备,这么好的片子……”
大刘和小兵也蔫头耷脑,觉得前途渺茫。
陈玉接电话的声音也没了第一天的热情,透着疲惫。
唯有王盛,坐在他那张旧办公桌后,翻看着陈玉记录的来电信息簿,显得异常平静。
“盛子,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陈良忍不住道:“三天了!一个掏钱的都没有!几千块啊!眼瞅着流水一样花出去,响儿都没听着!”
王盛合上本子,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沉稳地开口:“慌什么?你们仔细看看这些记录。”
他点了点本子,问道:“打来电话的人,分几种?”
“嫌贵的,看热闹的,捣乱的,打听演员的,还有几个问得挺细但没下文的。”猴子嘟囔。
“对。”王盛点头,“嫌贵的和看热闹的,本来就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我们的目标是谁?是那些能花几万、几十万摆婚宴,喝茅台抽中华,追求独一无二、彰显身份的人!你们想想,我们广告才播了三天,《精品购物指南》才登了一期,这些人看到广告,不需要时间消化?
不需要跟未婚妻,或者未婚夫商量?不需要跟家里长辈请示?9999起步,19999!这不是买颗白菜,这是笔不小的开销!他们能立刻拍板预约见面,付定金?”
他顿了顿,手指敲着本子上那几个被重点标记的、咨询详细的号码:“这几个,问得这么细,对服务内容这么感兴趣,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有意向、有实力、至少是有实力考虑的……
他们现在沉默,很可能就是在内部讨论、权衡、甚至是在筹钱,我们需要的是耐心,是等他们把家里的障碍都扫清了,把预算都批下来了,自然会找上门来。现在急吼吼地,反而显得我们沉不住气,掉价!”
王盛的分析有理有据,让众人烦躁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虽然疑虑未完全消除,但至少不再像无头苍蝇。
……
次日。
就在团队努力消化王盛的“耐心等待论”,准备迎接又一个可能沉寂的白天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到了办公室,而且是直接找“负责人王盛”。
电话是北影音像公司广告部刘主任打来的,语气中透着惊奇和一丝兴奋:“小王!你们那广告搞什么名堂了?”
王盛心里咯噔一下:“刘主任?出什么问题了吗?我们严格按照要求来的……”
“不是问题,是……是效果太出乎意料了!”刘主任打断他:“我前面接到京城电视台打来的电话,他们说台里接到好多电话,还有寄信的,全都在问你们那个广告,问广告里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