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25:晋升体系

25:晋升体系

    25:晋升体系 (第3/3页)

    次日。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1996年的五一劳动节,只放假1天,没有调休。

    这与此时实行的双休制度有直接关系。

    虽然有1天的法定假期,但北影厂也没安静多少,一线工人早早就忙着出工了。

    盛影传媒更是早早地忙了起来。

    今天,陈女士的儿子、儿媳放假休息,正好用来排练婚礼。

    王盛也要带人配合,熟悉流程。

    熟悉流程虽然不用真刀真枪的拍摄,但原本敲定的主摄影师是陈良。

    陈良不在,王盛只好把之前帮忙拍广告的厂摄影助理周伟又请来帮忙了。

    周伟是前两年在北电摄影系考证班学的摄影。

    北电摄影系推动平民化教育,满打满算也没几年。

    前些年,北电摄影系连续开设了好几届考证班招生,类似于培训班,每届招生人数,最少最少,也有大几十人,累积下来,也有几百人之多,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京城文化单位没工作的子弟。

    前两届考证班学生结业后,吃到了摄影技术下放的红利,顺利进入到了单位工作,后面几届,也都享受到了摄影技术下放的红利,不过出来的晚,进单位比较困难,但又赶上市场经济百废待兴,转头开个照相馆,或是进入广告公司等等,混的也不错。

    另外一部分,出来的比王盛等人早,又比前人晚,是进不了单位,工作也不太好找,市面上也没有那家公司需要大量摄影师,只能回到父母工作的单位,成为合同工,周伟就是这样。

    周伟前几天接了一旅行社的活,帮忙给来京旅游的游客拍录像,这是旅行社外包给北影厂的活,得益于北电摄影系这些年为了募集额外的教学资金,每年都开设培训班,导致北影厂摄影车间最不缺的就是摄影助理,更不缺周伟这样的“二助”。

    在北影厂内部,想要晋升成正儿八经的摄影师,需要先从第二助理摄影师干起,也就是俗称的“场工”、“二助”。

    负责摄影组大部分杂务工作,比如打板、更换胶片盒、做摄影记录、为演员标记走位点、保管和清洁所有摄影器材等,是摄影组里的学徒和基石。

    等干一段时间,通过摄影车间设置的考试后,才能晋升到第一助理摄影师,俗称“一助”,负责“跟焦”工作。

    这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且压力巨大的工作。

    在手动镜头时代,需要根据演员的走位和摄影机的运动,精准、平滑地转动跟焦器,确保画面主体始终清晰,还要负责管理所有摄影镜头。

    再往上才是摄影师,摄影师的上面还有总摄影师。

    以前,摄影师少的时候,晋升速度还是很快的。

    进入八十年代后,从二助晋升一助的速度就开始一年比一年的慢。

    如果进电影剧组,周伟只能干二助的活,哪怕他有一助的实力,也只能给一助打下手,北影厂内部技术岗的晋升通道差不多堵死了,每年才组织一次考试,名额就几个,谁排队排的早就提谁,跟技术高低、实力优劣已经脱钩了。

    从五一开始,跟着王盛学习了几天婚庆录像拍摄流程的周伟,发现这活好啊,不仅轻松,酬劳还多,比摄影车间安排的散活强多了,也比在剧组当孙子强,和王盛沟通后,周伟便辞了厂里的工作,和盛影传媒签了为期三年的劳务合同,违约金只有五千元,毕竟本身就有手艺。

    周伟的行动,瞬间带动了摄影车间一票有“一助”实力,又没啥远大理想的“二助”离职。

    以前,他们还想过成为正儿八经的摄影师,这些年晋升通道堵塞后,心气也被磨没了。

    有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活轻松、且稳定的工作,用脚选都知道选那个。

    这二十多人的加入,瞬间填补了中端、中高端、高端业务所需要的人手。

    低端业务则交给后续培训结业的北影厂子弟练手。

    未来的晋升途径,要先干至少半年的低端业务,得到不少于10位客户良以上的评价,才能晋升到中端业务当助理,干三个月的助理,才能转为中端业务摄影师,以此类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