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闹洞房(改) (第2/3页)
,伴娘其实是舶来品,是在近代由西方习俗与中国传统“喜娘”角色融合后形成的。
赶时髦、要洋气,伴郎、伴娘这种舶来品,在改革开放后,尤其在进入90年代后,变得日益普及和规范化。
……
吉时到,接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
王盛带着新郎组全程跟拍。
车队、堵门、塞红包、找鞋、念保证书……
随着两队人马汇合,场面更加热闹。
双机位的优势彻底发挥出来,主机位抓全景和流程,辅机位游走捕捉细节和情感瞬间。
……
陈女士儿子的婚礼,设在一家老字号饭店的大厅。
当迎亲车队抵达饭店时,王盛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
饭店门口,除了喜庆的拱门和迎宾的紫房子工作人员,还多了不少扛着摄像机、拿着照相机、挂着记者证的人,三五成群,低声交谈,目光不断扫视着到来的车队和人员。
“我操!怎么这么多记者?”坐在第二辆车上的猴子忍不住在对讲机里低呼一声。
王盛拿起对讲机,语气平静:“意料之中。都稳住,该干嘛干嘛,把他们当空气。拍好咱们自己的,这才是正事。记住,咱们越专业,越淡定,他们能写的正面内容才越多。”
昨天,《京城晚报》的周六刊,又追踪报道了一下全国第一桩‘天价婚礼’在今日举行的消息。
瞬时间,又吸引了全京城的吃瓜群众围观,业内同仁更是早早就打听到了婚礼举办地点,来这猫着。
此刻,这群人里不仅有京城本地的记者,还有其他各城市报社派驻在京城的记者来凑全国第一桩‘天价婚礼’的热闹。
总之,《京城晚报》已经把噱头拉满了,抬升到了全国的层次。
为了维持高端业务的逼格,应对纸媒引流的冲击,王盛昨天做了紧急修改,严格规定了订购次数,‘金禧典藏’每月限量16单、‘铂金映像’每月限量8单、‘私人订制’每月限量3单,订完即止。
从车上下来的陈女士,看到门口的记者团,也被吓了一跳,她就稍稍宣传了一下,怎么来这么记者。
但下一秒,她脸上忍不住露出了激动和自豪的神色。
尤其是一位相熟的老姐妹拉着她惊呼:“哎哟我的老陈!你家强子结个婚,怎么还把电视台和报纸都招来了?这得多大面子啊!”
陈女士强压着得意,故作淡定地摆摆手:“嗨!没什么没什么,就是之前订的那个婚庆电影,人家报社的同志觉得新鲜,过来看看……”
扬起的嘴角,却怎么都压不住。
……
婚礼仪式正式开始。
大厅内灯光暗下,追光灯打在门口。
新郎新娘携手步入礼堂。
王盛打了个手势,周伟和梁威立刻操控摄像机跟上。
一台抓全景,一台推特写,稳稳地将新人幸福、紧张、期待的细微表情全部收录。
专业的灯光加持下,画面质感远超普通婚庆录像的灰暗和平淡,显得明亮、通透,充满了电影感。
台下,各路媒体的镜头也对准了台上,闪光灯亮成一片。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重要活动现场。
主桌旁,陈女士看着台上光彩照人的儿子儿媳,看着周围亲朋好友羡慕、惊叹的眼神,看着那些不断闪烁的媒体镜头,虚荣心瞬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值了!
之前那九千九百九十九花出去时的心疼和犹豫,此刻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值了!太值了!”的暗爽。
司仪在台上卖力地主持着,流程一项项进行。
台下,王盛通过对讲机,调度着两个机位,捕捉着交换戒指、敬茶、父母发言等每一个重要环节。
他还特意让辅机悄悄扫过台下那些媒体记者和宾客们专注、羡慕的表情——这些都是极好的素材,将来无论是给客户看,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