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30:护城河

30:护城河

    30:护城河 (第1/3页)

    与胡刚的午饭吃得算不上尽兴,但总算有了个初步的结果。

    王盛和刘旭日走出餐馆,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盛子,”刘旭日拍了拍王盛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长辈的关切,也透着些生意场上的精明道:“胡主任那人就那样,位置坐得高了,总喜欢拿着捏着。不过话糙理不糙,以后你的‘盛影传媒’要想在京城地界把名头打得更响,确实少不了跟电视台打交道。”

    这个年代的主要宣传渠道,就两个,电视、纸媒,互联网在此时的中国还处在婴儿期。

    刘旭日抽出两支烟,递去一支,王盛摆手谢绝,他便自己点上,吸了一口道:“拍广告这事儿,要是真定了,有什么需要我们广告部支援的,尽管开口。别的不说,设备、熟手,咱们这儿都有现成的。不瞒你说,我们广告部一多半的活儿,其实都是接京城台的外包,自家揽的活儿反倒不多。”

    这也是京城台广告部主任之位含权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一些品牌在进行全国扩张的时候,会在重点城市的地方台进行广告投放,并制作符合本地特色的广告版本。

    很多本土企业也更倾向于直接与投放渠道合作,由电视台的广告部或下设的制作部门来承制广告,因为这样往往可以捆绑获得更优惠的广告播出时段。

    京城台自己做不完的单子,或者干脆自己不做,为了多赚差价,就会外包出去,刘旭日便靠着这个渠道和优势,才当上了北影音像公司广告部主任。

    王盛点点头:“谢了,刘哥。真要有需要,我肯定不跟您客气。”

    他心里明白,这是刘旭日释放的善意,也是在为未来的合作铺垫。毕竟,盛影传媒如果能持续从电视台拿到广告制作订单,对同样依托北影厂制作资源和京城台渠道资源的北影音像公司广告部来说,也是互利共赢的好事。

    ……

    回到北影厂。

    两人在北影厂门口分开,刘旭日回了音像公司,王盛则径直走向厂区深处的剪辑车间。

    虽说首单“金禧典藏”的拍摄素材昨天就已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