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父亲谋反? (第2/3页)
千钧之力,“您曾问,我想要什么。”
“现在,我可以回答您。”
“我要苏氏清白,我要忠骨不被污名,我要边关烽火永熄,我要这世上,再无第二个‘苏瓷’被迫选择赴死。”
她顿了顿,目光如清澈的寒冰,映出萧昱苍白失措的脸。
“至于您和太后娘娘……你们的罪与罚,自有律法、史书和天下人心来论断。这万里江山,不再是你母子二人掌中的玩物。”
话音落下,远处传来沉闷的钟声——不是警钟,而是皇城四门洞开的信号钟声!紧接着,是隐约传来的、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那声音来自宫外,来自京城万千百姓!
一名内监连滚爬爬地冲进大殿,面无人色,声音尖利得变了调:
“陛、陛下!太后!不好了!苏、苏大将军……苏缙!他带着北境军、还有京畿巡防营……打、打清君侧、正朝纲的旗号,已、已经控制九门,朝皇宫来了!!”
萧昱猛地看向苏瓷,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太后踉跄一步,凤冠歪斜,她指着苏瓷,眼神怨毒如蛇:“是你……是你和苏缙里应外合!那龙心草……那力量……”
苏瓷却不再看他们。
她转身,一步步走向殿外。
雪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一轮清冷的月亮突破云层,将皎洁的光芒洒满银装素裹的宫殿。月光照在她染血的衣襟上,反射出一种奇异而圣洁的光泽。
宫墙内外,火把如龙,映亮了半个天空。战马嘶鸣甲胄碰撞声中,一面巨大的“苏”字帅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旗下,苏缙端坐马背,铁甲染霜,目光如电,正望向金銮殿的方向。
苏瓷走到汉白玉的栏杆前,停了下来。
她极目远眺,越过重重宫阙,望向城门之外,那片谢无咎和阿还消失的、茫茫的雪原。
她轻轻按着自己心口,那里,一枚微小的、温暖的心脏正在有力跳动,与她的心跳逐渐同步。
“谢无咎,”她在心里轻轻地说,如同叹息,又如同誓言,“这一次,我不会死。”
“我会活着,清算旧账,重整山河。”
“然后,等你回来。”
“或者……我去找你……
苏瓷站在汉白玉栏杆前,远方雪原的寂静被宫墙内的喧嚣打破。她心口那枚外来心脏的跳动逐渐与自己的心律同步,一种陌生的力量在血脉中流淌。
“小姐!”身后传来熟悉的惊呼。
苏瓷转身,看见浑身是血的暗卫云铮踉跄奔来:“不要相信大将军!他是太后的——”
话音未落,一支羽箭破空而来,精准地穿透云铮的咽喉。
苏瓷瞳孔骤缩,看向箭矢来处——她的父亲苏缙端坐马背,缓缓放下长弓。
“清理门户。”苏缙的声音冰冷如铁,不再是破庙中那个饱经风霜的父亲,“太后余党负隅顽抗,惊扰瓷儿了。”
周围的士兵沉默地拖走云铮的尸身,血迹在雪地上划出刺目的红。
苏瓷怔在原地,心口的龙心草突然剧烈震颤,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她脑海中闪过几个碎片般的画面:十五年前昭台宫大火中,一个与苏缙身形相似的身影从火场闪出;破庙那夜,父亲喂给谢无咎的“九转还魂丹”散发着与太后宫中相似的异香……
“父亲,”苏瓷轻声问,声音是自己都惊讶的平静,“云铮要说的是什么?”
苏缙下马走向她,铁甲铿锵:“一个将死之人的胡言乱语罢了。”他伸手想抚她的发,却被苏瓷下意识地避开。
他的手僵在半空,眼神微沉。
就在这时,一名副将疾奔而来:“大将军!在太后寝宫暗格发现此物!”
副将呈上一卷明黄圣旨——竟是先帝遗诏,字迹清晰盖着玉玺:若太后萧氏干预朝政,苏缙可代天子废之,暂摄国事。
苏缙展开遗诏,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见的弧度:“先帝圣明。”
所有将士齐刷刷跪倒:“请大将军遵先帝遗命!”
苏瓷看着这一幕,心口的刺痛愈发剧烈。太巧合了,就像一出精心编排的大戏。
突然,她注意到遗诏玉玺印章处有一极细微的破绽——那紫檀印泥的色泽,分明是三个月前才进贡的新品,而先帝已驾崩五年。
这是个伪造的遗诏。
她的父亲,不仅没死,还在暗中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