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邻居的真相 (第2/3页)
解读的闪光信号,提醒着暗礁的存在。她存活下来的方式,是极致的隐匿和信息控制。
203的销售员:系统的诱惑/陷阱
吴经理依旧每天准时出门,准时回来,脸上挂着那永不褪色的、灿烂而空洞的笑容。他的推销词库似乎永不枯竭,但永远围绕着那些无用的产品和服务。
林辰现在看清了。销售员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设置的陷阱。
他的热情和友善,是一种诱饵,旨在模拟一种虚假的“正常”社交,引诱住户进行不必要的互动。而所有互动的最终导向,都是将他人物化、需求化,转化为某种“交易”——,无论是购买产品,还是泄露个人信息(比如职业、需求),这些都可能成为系统评估和约束住户的“数据”。
更可怕的是,他那绝对正面的、永不消极的情绪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污染。他在无声地传递一个信息:遵守规则,融入公寓的“氛围”(即麻木和虚假),你就能像他一样“无忧无虑”。他是系统筛选并塑造出来的“成功适应”的榜样,一个活体的、行走的广告,宣扬着绝对服从带来的“幸福”。
他是系统的延伸,一个被完全同化、失去了所有自我意识、只剩下程序化反应的傀儡。他的存在,是为了同化更多人。
307的钢琴家:系统的稳定装置/警报器
至于307的前任住户,那位循环演奏的钢琴家,林辰也有了新的解读。
那永恒不变的旋律,或许并不仅仅是个人癖好或疯狂。它可能是一种“稳定装置”。用某种规律的、可预测的声波振动,来维持公寓内部某种能量场或“规则场”的稳定?或者是为了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