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南书北烛照夜心 (第3/3页)
远处隐约的梆子声。
但慢慢的,那阵颓唐过后,骨子里那份属于现代医者的不屈与属于林望舒的坚韧,又一点点抬起头来。
“至少,承璋救下了,健健康康的。”
她对自己说,“嫂嫂也还有时间,十年……谁说不能变成十五年,二十年?兄长如今身体康健,总还能依赖的。事在人为,我不能先失了信心。”
她深吸一口气,将眼中的湿意逼回,重新坐直了身子。
目光扫过文嬷嬷的信,心中已开始飞速盘算,如何能更有效地为贾敏调理,如何能设法让黛玉避开那些潜在的伤害……
路还长,她不能就此止步。
这一夜,烛光映照着她时而忧伤、时而坚定的侧脸,直至深夜。
次日清晨,林望舒起身时,已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与周氏、王煜一同用了早食,席间言笑如常。
餐毕,她便请了周氏与二舅柳禄至花厅,正式开始商议商行诸事。
花厅内,炭盆烧得暖煦。
林望舒将已拟定的商队规章、人员构成、初步路线与货品设想一一说明。
柳禄听得极为认真,不时提出关键问题,如沿途关卡的打点惯例、不同地域的货品偏好差异、与郡主府护卫的协作方式等,显出其丰富的行商经验。
周氏虽不多言,但于关键处亦会点头或补充一二,尤其是对北地人情世故的把握,颇为精准。
三人商议了整整一个上午,初步定下了商队名号为“安澜”,取“平安波澜”之意。
首航路线定为北上草原边缘部落,以茶叶、丝绸、瓷器换取皮毛、药材、骏马;
由柳禄总揽全局,三位老兵负责引路与途中决策,郡主府护卫负责安全,由周氏派一记帐先生随行学习并协助账目管理。
具体出发日期,待货物采买齐备、路线细节最终核实后,再行确定。
午后,林望舒又亲自陪同柳禄,去看了那间胭脂铺子。
张安早已将南边新到的货物陈列妥当,见夫人与舅爷亲至,忙上前汇报销售情形与客人反响。
柳禄仔细查看了铺面位置、货品陈列,又与张安低声交流了几句,对这位机灵的年轻人也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看着铺子里渐渐多起来的客流,听着张安条理清晰的回话,再想到上午商议时二舅展现出的老练,林望舒心中那因扬州来信而起的阴霾,似乎被这实实在在、逐步推进的事业冲淡了些许。
前路虽难,但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