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名角“陈老板” (第2/3页)
他静静注视着火焰,直到最后一片纸化为灰烬,再用特制容器将灰烬收集起来,倒入洗手间的下水道。水流声响起的那一刻,整个行动的最后一点物理证据消失了。
陈浩走到窗前,望着渐渐苏醒的城市。晨光微熹中,街道开始出现零星的行人与车辆。他的表情依然平静,但眼神深处有什么东西在微微闪动。每一次完美清理都是一次与自我的对话,一次对存在本质的叩问。
他想起第一次执行清理任务时的场景——那时他还是个菜鸟,手指会因为肾上腺素而微微颤抖,完成后会在无人处呕吐。导师曾经告诉他:“清理的最高境界不是消除痕迹,而是让痕迹从未存在过。你要成为虚空,成为遗忘本身。”
多年来,他逐渐领悟到这句话的深意。清理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哲学。每一次擦拭、每一次分解、每一次销毁,都是在与物质世界的确定性进行对抗。万物终留痕,这是宇宙的基本法则,而他的使命却是违背这条法则——让发生过的事如同未曾发生,让存在过的物回归未曾存在。
这种对抗带来的不仅是职业性的冷静,更是一种深层的存在主义焦虑。如果他经手的一切都可以被完美抹除,那么这些行动本身的意义何在?如果所有痕迹都消失了,那么行动与未曾行动的区别又在哪里?有时在深夜,他会陷入一种奇异的沉思:当一个人将所有证据都消除后,连自己都会怀疑记忆的真实性。也许某次任务只是自己的想象,也许那些精心策划的行动从未真正发生。
这种虚无感没有让他崩溃,反而成了他追求极致的动力。既然存在如此容易被质疑,那么唯有将清理做到完美,做到极致,才能在这种虚无中确立某种形式的存在——通过否定来肯定,通过消失来证明。
他回想起今晚的每一个细节。装置回收时的精准手法,化学痕迹的彻底清除,通风管道中的路线选择,零件分散的处理方式,图纸销毁的完整程度……所有环节都符合最高标准。但完美与否从来不是由自己判断的。
陈浩打开水龙头,用特制洗手液仔细清洗双手。泡沫带走了一切可能的微量证据,包括皮肤碎屑与汗液中的DNA信息。他望着镜中的自己,那是一张过于普通的脸,普通到即使见过三次也会立刻忘记。这是行业优势,也是某种诅咒——连自己的面容都仿佛是为了被遗忘而存在。
天完全亮了。城市喧嚣起来,车流声、人声、各种生活噪音组成一首复杂的交响曲。在这首交响曲中,实验室的异常将会被发现,但没有任何线索能够指向发生了什么,更不用说指向谁。调查人员会陷入困惑,最终将事件归因于设备故障或无法解释的技术问题。这就是完美清理的意义——不仅在物理上消除证据,更在认知层面消除怀疑的可能性。
陈浩泡了一杯茶,坐在窗前慢慢喝着。他的动作悠闲自在,与任何一个享受清晨时光的普通人别无二致。只有眼中偶尔闪过的锐利光芒,暗示着这平静外表下隐藏的另一个自我。
他知道,完美清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