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陈浩的应对——制造迷雾 (第2/3页)
谱,能从一丝气息追踪到二十四小时内的路径。他尊重这种科学,故而杜绝一切可能。
目标是一个半开放的垃圾回收点,主要用于处理剧院的废弃道具与日常垃圾。他观察已久,知道清洁公司会在凌晨四点来收取。时间充裕。
他没有直接靠近,而是在远处静静等待了二十七分钟。确认无人,无监控镜头对准这个死角,没有夜间活动的动物——任何微小的意外都可能让计划满盘皆输。
行动。
接近垃圾箱的动作流畅而迅速。他从一个密封袋中取出一小簇纤维。这些纤维是他精心准备的——来自《幽灵庄园》一剧中特定的配角戏服,一种混合了腈纶和特殊金属丝的面料,舞台灯光下会有独特反光,但与真实案发现场遗留的纤维在成分和磨损程度上均有微妙差别。
他用镊子夹起纤维,看似随意地将其塞入一堆废弃的仿皮革碎料中。位置不深不浅,既不会被偶然发现,又能确保在警方接到“匿名线报”后进行的针对性搜查中无所遁形。
放置过程不过三秒。后退,消除来时的脚印,循着原路撤离。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街道依旧沉睡,仿佛从未有人踏足。
第一片迷雾,已然播撒。
***
下一个阶段需要更多技术含量。
他的安全屋位于一栋老旧写字楼的地下室,隔音良好,设备齐全。这里是他演练角色、调试装备的工坊。
中心工作台上,摆放着高性能电脑、视频编辑设备,以及一套复杂的投影与反射装置。他需要的不是伪造一段视频——那太容易被识破。他需要创造一個真实的“幻影”。
思路很清晰:他要让某个交通监控探头,或者某个便利店的外部摄像头,“偶然”捕捉到一个模糊的、令人战栗的影像——一个与“女鬼”传说相似的白影,以非人的速度掠过镜头远处,但出现的地点与警方目前调查的方向截然不同。
他翻出大量旧案卷、都市传说记录,以及过去几十年间类似的无头案报道。模仿,并非简单复制,而是要抓住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精髓——飘忽不定的移动方式,扭曲诡异的体态,以及那种似乎凝视着镜头之外的恶意。
他整合了三个不同悬案中“幽灵”目击报告的特征,设计了一个综合的形象。然后,他需要将它“植入”现实。
直接黑客攻击市政监控系统风险太高。他选择了更物理的方法。
夜里,他驾车前往城北的一个交叉路口。这里摄像头众多,夜间车流稀少,且背景开阔,适合“呈现”一个短暂现象。他计算了角度、光线、焦距。他在远处架设了一个经过改装的高流明微型投影仪,将其巧妙隐藏在路边广告牌的钢架结构内。
投影仪会将一段持续时间仅0.8秒的高亮度影像,投射到预定地点的一小块水蒸气幕上——水蒸气来自他提前设置好的、一个即将耗尽的干冰装置。光线、水汽、距离、角度,经过精密计算,将在某个特定摄像头的画面中,形成一个极短暫、极度模糊、无法辨认细节却又绝对引人注目的白色扭曲人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