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千里寻踪 (第2/3页)
蓝溪说明来意,并将那张剪报递给老人。张老师接过剪报,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
“新丰传习班...真是好久没听人提起这个名字了。”他站起身,在身后的文件柜里翻找许久,最终抽出一个泛黄的文件夹。
“他们确实在这里待过几年,”张老师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些旧照片和文件,“但民间剧团嘛,生存不易。后来场地租金涨了,观众也少了,就搬到了更偏远的地方。”
蓝溪的心跳加速:“您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吗?”
张老师摇摇头:“这类小剧团流动性很大,哪里有事就去哪里演。红白喜事,节庆庙会,都是他们的舞台。我记得他们后来改过名字,叫...”他皱眉思索,手指在文件夹中搜寻,最终停在一张简陋的宣传单上。
“对了,叫‘杨氏传统艺术研习社’。班主叫杨守诚,是个老艺人,坚持了一辈子。”张老师将宣传单递给蓝溪。纸张粗糙,上面印着几行模糊的字和一张更加模糊的剧团合影。
蓝溪急切地扫过照片上那些小小的面孔,却难以辨认出哪个可能是她弟弟。
“他们现在在哪里活动?”她几乎是屏住呼吸等待答案。
张老师又翻找了一会儿,最终摇摇头:“没有固定地址。去年听说他们在平乡镇一带活动,主要是乡下的红白事。但这种小剧团,今天在这里,明天可能就去别处了。”
看到蓝溪失望的表情,张老师补充道:“你可以去平乡镇问问。那种小地方,来个戏班子是大事,应该有人记得。”
蓝溪谢过张老师,小心地将那张宣传单收好。走出文化馆时,夕阳已经开始西沉。她站在街口,犹豫是留在县城过夜还是立即赶往平乡镇。
最终,她拦下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谈好价格后前往那个可能找到弟弟的地方。
去平乡镇的路比之前更加颠簸崎岖。蓝溪紧紧抓住车框,望着窗外飞逝的田野和村庄,心中五味杂陈。七年了,弟弟失踪整整七年。这些年来,她从未放弃寻找,而这次是最接近的一次。
她回忆起小宇失踪前的样子——一个羞涩内向的男孩,却对戏曲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每当街角有戏班子表演,他总是挤在最前面,眼睛闪闪发亮。父母去世后,蓝溪艰难地抚养弟弟,却因工作繁忙常常无法顾及他。那天下班回家,发现小宇不见时,她的世界崩塌了。
报警、寻人启事、四处打听...所有努力都石沉大海。直到三个月前,她在整理旧物时偶然发现了这张剪报,照片上那个低头的身影让她产生了强烈的直觉——那就是小宇。
三轮车在一个岔路口停下,司机指着前方一片散落的房屋:“平乡镇就到这儿了,具体你要找的戏班子在哪,得自己打听。”
蓝溪付钱下车,站在尘土飞扬的路边。平乡镇比县城更小,只有一条主要街道,几家店铺已经亮起了灯。夜幕正在迅速降临。
她走进一家小餐馆,点了碗面,顺便向老板娘打听消息。
“杨氏传统艺术研习社?”老板娘一边下面一边思考,“没听说过。不过前段时间倒是有个戏班子在刘村唱戏,给老人祝寿,闹腾了一晚上。”
蓝溪急忙问:“您知道他们现在去哪儿了吗?”
老板娘摇摇头:“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