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第六十一章谁做的?

第六十一章谁做的?

    第六十一章谁做的? (第3/3页)

太子说道:「先生,立即代孤拟一篇奏疏。就是孤赞同征伐日本。灭此朝食。孤要一篇雄文。」

    方孝孺听了这话,猛地看向太子,却见太子目光炯炯的看着他。他心中一动,明白这是太子对他的警告,也是敲打。

    太子不知道方孝孺的意见吗?还是太子身边除却方孝孺之外,就没有笔杆子了。一定要方孝孺来写。就是因为这一篇奏疏,就是太子为这一件事情画上的句号。

    太子对扩大战争,也是不做肯定姿态。

    原因很简单。

    自从他知道未来自己一脉凄惨的下场。太子很多心思都变了。如果说,朱元璋在知道未来之后,心思变得更大了。想要建立千古未有之事业。而太子的心思却变小了。

    虽然心中还有天下大事,但是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一脉的皇权巩固。

    基于这一件事情,他在意的在大明国内,而不识国外。在国内的雄藩,秦,晋,燕,齐,等封国很久王爷。而不是在日本。当然了。为了争宠,之前与朱元璋当面争论的事情。再也不回有了。

    他知道,这一件事情,他反对也没有用。故而就沉默了。

    但是为了今日这一件事情,他不得不再次站出来,声援蓝玉。支持此战。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这一件事情,他主导的。对太子的形象,与政治影响力,也是不利的。

    只是,太子与朱元璋,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从前太子可以直接去与朱元璋解释就行了。而今却不得不做出一些行动来表示。

    方孝孺说道:「臣明白。」

    方孝孺即便再不情愿,也知道这一件事情,不识他能拒绝的。而且他本身就由过错在身。于是,思忖片刻,就写出一篇奏疏来。虽然方孝孺内心之中很不情愿。但方孝孺的文字功底在哪里放着。这一篇文章,写得有金石之声。太子看了也暗暗点头。

    随即,太子临摹一遍,就派人送往乾清宫,并将风声传了出去。

    太子这些年,几乎是实质性的丞相。他这个风声一放出去,将刚刚凝聚出来的风暴,吹散了好些。这一件事情已经定性了。不是该不该征日,而是该怎么征日了。

    不过,父子之间的感情裂缝,会因为这一件事情,而完全弥合吗?

    只能说人心这东西,一旦有了间隙,很难重新弥合的。太子这样做。看似再向朱元

    璋证明自己的忠诚。但是可以证明的忠诚,是真的忠诚吗?

    谁也不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