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第八十三章农业的未来

第八十三章农业的未来

    第八十三章农业的未来 (第3/3页)

主要任务就浇地。虽然可以用一些技术手段,让水轮机一直使用。但是总体上,是有限的。

    何夕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风车。

    利用风力。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过利用风力的机械。但是推广并不是很多。就是因为力量传递的问题。力量在传递之中消耗太大的话,就不值得用了。就好像自行车,看似很简单。似乎用木头都能造出来。

    但问题是,如果用木头造出自行车,重量与力量耗损。会让自行车根本没有实用价值。

    而风车也是一样。

    但是齿轮与轴承已经很成熟了。由这两者在,之前各种问题就已经不是问题了。风车自然应运而生。

    何夕来到这个庄子中,正在忙碌的葛天工就匆匆而来,行礼不提。

    何夕直接来到磨坊之中,问道:“怎么样?”

    葛天工直接让风车阻动器打开,让风车带动机械,开始运作。谷物脱壳,磨面等功能都可以实验。

    何夕说道:“不错。成本如何?”

    葛天工说道:“成本并不高。不过是一些木头与铁料而已。”

    何夕说道:“今后辽东每一个庄子,最少有一座。这一件事情需要你费心了。”

    葛天工说道:“老师有命,弟子岂敢不尽心尽力。更不要说,这一件事也是为百姓造福。”

    何夕说道;“为百姓造福。”

    何夕本来觉得食品加工业,可以为他带来利益,但是细细研究过后。粮食加工业的优势,会被粮食运输方面的劣势打倒。将江南,或者北方运输粮食来辽东加工,再卖回去。

    这里面的运输问题,会抵消所有的利润。

    除非,本地粮食加工之后。以比其他地方粮食价格更低,更具有竞争力。

    不过,那是辽东粮食大规模增加之后的事情了。在何夕看来,最少是好几年的事情了。而不是现在的事情了。而今粮食加工业,对何夕的好处并不是直接利益。而是社会效益。

    毕竟粮食是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

    当粮食加工成本降低之后,每一个百姓都获益。当百姓在用在加工粮食的劳动时间减少之后。用在其他方面的时间就多了。

    说到底,还是缺人。

    高丽一年多,运来了二百万百姓,而辽东也有十几万逃荒的。再加上;辽东本地百姓,辽东人口有三百万左右,这已经是何夕能做到的极限了。甚至可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再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