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第九十五章战事对南京的刺激

第九十五章战事对南京的刺激

    第九十五章战事对南京的刺激 (第2/3页)

研从来是不重视的。不,应该说大明除却何夕之外,根本没有所谓科研的概念。所有科研的组织,是跟随何夕的移动而移动的。南京方面并不是没有人才。毕竟太平工理书院,现在还在正常招生,也培养出一批人才。

    但是根本没有人组织起来,对一个项目进行攻关。

    比如,傅友德提出的行军炮。

    对于方孝孺来说,这事情也很难办。

    至于硝石,大明不是不产硝石,只是大明产硝石的地方。

    大明产硝石的都在北方,特别是西北。而大明火药生产重点却在东南,无他,是因为而今大明重心就在东南。火器的作用,不用何夕提醒大明朝廷就知道。

    故而南京本来生产大量火药供应军需,虽然不是不让地方上生产。但是重点却是南京,这也是为了保证制衡。

    而朱元璋知道未来是火器时代之后,对火药生产更加看重了。

    不客气地说,除却北京之外,南京是火药最大生产中心,甚至在开战之前,北京都比不上南京。北京是军事重点,有供应边军火药的重任,故而也有火药厂。

    但毕竟比不上南京。

    问题就来了,从北方,从西北运输硝石到南京,花费太大了。特别是在开海之后,大明发现有另外一个硝石产地,虽然看上去很远,但实际上很近,那就是东洋,确切的说,是日本,琉球。

    只是而今日本乱起,硝石供应很成问题。

    毕竟,傅友德要的火药数量,不是之前的几倍,而是几十倍。

    傅友德只能确定将来火药消耗数量将有非常非常多,至于多多少?傅友德也不知道,只能说是多多益善。而且傅友德本身,就给朝廷难题的想法,毕竟朱允炆也给他难题了。

    他总要给自己争取一下。

    日本硝石不要指望了。如此一来,总体硝石产量是在消减的。而需求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朝廷一时间能够供应上来才是怪事。

    方孝孺细细将其中问题一一道明。朱允炆说道:“难道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方孝孺说道:“硝石倒是有解决办法,臣想办法与琉球商议,或者干脆派兵去琉球,加大硝石生产。倒也是能够供应上来。只是需要时间。但是其他两件事情,也不是不能解决的。但是缺人。”

    朱允炆说道:“怎么说?”

    方孝孺说道:“开战之初,臣就去过太平铁厂。太平铁厂与太平工理人心惶惶,但是各种技术之先进,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