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汽车大王周祥生 (第3/3页)
如此,已然是汽车行业中,华商的翘楚。相比于其它的四十五家车行,一家只有一两部车子而言,他已经做的非常不错。
尤其是周祥生弄出的那40000叫车号码。代表的是华夏四万万同胞之意,可谓是家喻户晓。
选择向周祥生下手,其中之一就是因为这个号码的存在。
第二嘛,就是这的确是一个人才,沈航想要引为他用。
百老汇路,武昌路口。
祥生车行之中,沈航与林桂生见到了车行经理,也是老板的周祥生。
林桂生,他是知道的,上海滩的大姐大嘛。
至于沈航,更是如雷贯耳。能够以一人之力单挑一位军阀,且还能胜出的,那名字怕是在上海滩权贵眼中,早就无人不知。
见是这两位找上门来,周祥生可谓是一头的雾水。他可不认为自己这个小买卖能入了对方的法眼。
面对着一脸不解,甚至还有些战战兢兢的周祥生,沈航并没有上来就说出招揽的话,反而是和他聊起了汽车。
从最早一百年前,勃朗在约翰牛制造的第一辆内燃引擎汽车开始,再到四十年前,汉斯猫工程师卡尔·本茨研制成功的第一辆获得专利局正式批准的汽车,再到周祥生购买的第一辆黑龙牌蓬车。
沈航说起这些是如数家珍。
周祥生顿感遇到了知己,两人就像是认识多年的老友一般,越聊越兴奋、越聊共同语言越多。
林桂生就在一旁看着,欣赏着沈航此时指点天下时的模样。
与黄斤荣谈事时,动不动就武力威胁不同,这个男人博学、多才、且很注重别人的感受,讲究的也是双赢结局。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智者行为。
都说认真做事的男人最能吸引力,果然如此。
两人一聊就是近一个小时,最后在沈航的引导下,聊起了上海滩的汽车和租车行业。“周先生,现在的租车行不好干吧。”
有了那么多的语言铺垫,这个时候周祥生已经没有了什么防备之心。说起这个问题的时候,便叹口气道:“是呀,租车行业的确不好干。”
“哦,说说都有什么问题。”沈航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问着。
周祥生不疑有它,把这个行业的一些问题一一说了出来。
在上海滩,如今租车行业的老大非是华人,而是洋人。
英资的泰来公司和美资的云飞公司,就像是两坐大山,压在周祥生这些华商的车行头顶之上。
他们有着更为低廉的汽油成本、有着更好的通行保障、有着给人感觉高人一等的优势。
就算是他们要价一公里一点二大洋、华商汽车只要一块大洋,但客户方面,还是抢不过人家。
而就算是华商车行的低价优势,现在也正在接受着重大的压力。上海汽车总会会长约翰尼要求所有的出租车价格保持一致。
这阵子,周祥云正因为这件事情而头疼呢。
考虑到沈航两人的身份,外加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周祥云便有什么说了什么。
“呵呵,周老板敢于硬刚洋人的举动让人佩服。只是既然是做生意,怎么会没有困难,有就克服好了。”沈航一脸不在乎的说着。
“克服?你怎么不去克服?”周祥生于心中腹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