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即将变革的金鸡百花电影节 (第2/3页)
如果不看年龄,张一谋就是国内第二,看年龄、资历的话,他和沈良是同一个级别。
“好。”
陶坤安插一枚暗子不是真为了挖老谋子,他是做给沈良看的。
什么叫重视?
老板一句无心之言都记得,这就叫重视!
既然老板说不着急,他还急什么?
就像老板说的那样,现在确实不太适合挖老谋子,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不说这个,我刚刚听你说,外面有传言说百花奖内定了?”
“是有这么回事。”
陶坤解释道。
“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说是《赤壁》要包揽所有的大奖,传着,传着,圈内就传开了。”
“具体的话是一周前流传开的,我查过,但查不到源头。”
“嗯,这事不用去管。”
什么内定,或许有可能,但沈良真的没有提前收到通知,退一万步,即使待会有人告诉他,明天拿不到奖,他也无所谓。
他不会跑。
他来百花电影节不是奔着拿奖,而是奔着‘人情’来的。
现在百花电影节组委会主任康建明是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不过,沈良跟他不是特别熟。
真正熟的是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张辉军。
再过几个月,电影节协会就要换届,张辉军基本确认会更进一步,从副主席变成常务副主席。
也就是说
下一届金鸡百花的主任多半是张辉军。
院长的面子,得给啊。
金鸡百花电影节,一定要办好!
张辉军私下已经跟沈良商量过,等他上任,他要改一改这个奖。
扩大影响力!
不能再搞什么圈地自萌。
也不搞什么分猪肉!
只有把奖项的含金量提起来,影响力才能扩大,上面才能看到他的贡献。
当然。
任何变革都有风险。
猪肉不分了,铁定会得罪人,得罪的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换做从前,张辉军未必有那个底气,但此一时,彼一时,由沈良带头,近几年,北电出了多少新人?
沈良就不说了,国内影史票房前三的电影,后缀全是他的名。
在他之下,还有程尔、宁皓、李伟然、罗噔、罗潘、胡雪杨等新人导演,这里面有好几个亿元俱乐部成员。
毫不夸张的说,这两年国内票房大盘节节攀升,北电系至少要占一半的功劳!
上面不止一次夸奖过北电的教学成果。
金杯银杯,那都不如口碑。
而且,张辉军又不傻,都活了那么大岁数,他能一点都没准备?
他私下已经问过好几位领导,大部分都是支持态度,即使不支持,也是不反对。
不反对就是支持!
因此。
他上任之后准备大干一场!
百花奖方面,张辉军综合多方意见,准备把它变革成一个公开透明,没有太多暗箱操作的奖。
改变的同时,奖项要有所增加。
七个奖,太少,太少。
得增加几个奖,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原创音乐等等,都加上!
改革后,一共有15-18个奖项。
其次。
百花奖不再拒绝‘双黄蛋’。
网友吐槽双黄蛋,是吐槽它本身吗?
不是!
吐槽的是不公开,不透明。
话又说回来,双黄蛋又怎么了?
从04年之后百花、金鸡是隔年举办,两年办一次,一个奖发两个,一年发一个,有什么问题吗?
只要客观、公平,也不用绝对客观公平,只要相对一点,那都没问题!
再次。
评审团改成专业+大众评审,由101位专业评委+400位大众评审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评审团。
501位评委不是固定名单,专业评委从各大高校、导演、编剧、演员、灯光师、美术师等从业人员中挑选。
400位大众评审,既有影评人,也有高校学生、白领、教师等等职业人员。
所有名单都会提前公布。
要的就是公开、公正、透明。
至于金鸡奖那边,张辉军暂时不准备动太多,还是偏向专业一点,顶多是奖项变多一点。
大部分人不重视金鸡、百花是什么原因?
还不是猪肉太少!
两年一办,每次还就那么几个人,又比较偏好主旋律,商业电影几乎没有什么拿奖的机会。
而号召力强、知名度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