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收米!收米! (第2/3页)
老何三人把沈良叫到了院长办公室,闲聊没几句,老张‘图穷匕见’。
“小良,有没有兴趣来学校挂个职?”
不等沈良回答,老穆跟着一起敲边鼓。
“你也别有什么负担,肯定不会给你安排什么教学任务,有空回来给学弟、学妹们开开讲座就行。”
“什么时候,你自己定。”
“我都可以。”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沈良哪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再者说,老何早就跟他通过气。
挂职就挂职。
就凭他捐的那一个亿,任谁都说不出话来。
是的。
沈良兑现了当初的诺言,前面那笔5000万捐款是另算,后续《赤壁》的分账到位,他立刻把钱打入基金会。
青年学生导演扶持基金的账上现在躺着1.23亿,年化收益保底8-900万。
这笔钱专门用于培养摄影系、导演系的学生,以及部分优秀毕业生。
这几届的学生,享大福了!
中戏、上戏的眼珠子都快羡慕掉了,但,没用,谁让他们学院没有出一个沈良。
即使出了,也不是什么人都愿意这么‘扔钱’的。
那是一个亿!
不是一百块、一百万!
“好。”
闻言,老张哈哈一笑。
“那就先挂个摄影系青年教师,名誉副教授的衔,以后你要是感兴趣,再转也行。”
“行,我听张院的。”
博生生挂个名誉副教授,一点也不维和,以沈良的履历,挂个正职教授,也没什么大不了。
名誉副院长,也不是不行。
不过。
他私下和老何商量过,没必要纠结那些名头,挂个职,显示他是北电系的就行。
未来,老张还要借他的旗呢!
不止老张,老穆可能也要借一借,老穆也想进步啊。
副院长能不能变正的?
行!
就凭【青年学生导演扶持基金】常务理事这个职位,他就是躺着赚功劳。
往后,每一部用这个基金拍出来的获奖片,都有他的一份功劳。
先养几年势,待到时机成熟,振臂一呼,那是应者如云。
塔喵的。
我不当院长?
谁当?
老穆都当了院长,老何还能是系主任?
副院长、青影厂厂长、基金常务理事什么的职位,随便他挑,只要他想,都能扶上去。
关键在于,想,还是不想。
老何私下提过,他对院长、青影厂厂长什么的,没有什么野心。
他最欣慰的就是培养出了沈良。
这句话也不算错,虽然沈良的成功,大部分是吃了重生的红利,但如果没有学校的培养,没有北电的招牌。
他发展的未必会这么顺。
“那就这么定了。”
张辉军给沈良散了根烟,接着,几人都飙起了烟枪。
“对了,你那部电影能赶上春节档吗?”
“没问题。”
沈良吐了口烟圈,他最近烟抽的少了,猛地吸了一口,还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
“《魔盗团》已经进入最后的渲染阶段,所有的方案都定了,后续只要微调一下。”
“年底肯定能完工。”
“那就好。”
老张还真有点担心《魔盗团》延期,毕竟,中间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
“我听老何说,你买了一架私人飞机?”
“嗯。”
再过两个月,他的那架飞机就要挂牌了,到了那会,想瞒也瞒不住,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
“之前就定了,再过些天就下线了。”
“不便宜吧?”
“是不便宜,花了快3000万。”
“美金?”
“废话。”
老何瞥了老穆一眼。
“3000万RMB,你去哪里买私人飞机?”
“那是不便宜。”
老穆虽然知道沈良有钱,但有钱和有钱,亦有差距,三千万美金,多吓人,都够拍一部大片了。
不过。
也就那样。
从事电影行业的人,或许不一定有多少钱,眼界通常都不差,私人飞机,又不是没见过。
不少低调的大佬、二代们,都有自己的专属私人飞机。
只是没曝光而已。
谁敢曝?
不想混了差不多。
就那什么大和尚,材料那么多,影响他吗?
还有大师汪林,明眼人谁不知道那什么虚空倒酒、虚空召蛇是假的?
他自己知道,找他的人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