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伞兵二号黄小民,准备起飞! (第3/3页)
些人也是这样,只要情绪激动,台词说的像是嘴巴里含了什么东西。
说都说不清。
十几年如一日。
就在观众意外八妞是谁时,那条狗登场了。
酷刑也是风声的特点之一,这部电影里有各种具象化的酷刑,犬刑、电刑、老虎凳、拔指甲、钢针刺穴、绳刑等等。
五花八门。
如果电影有分集,风声保底是15+。
13禁。
十三岁以下,禁止观看,十五岁要家长陪同观看,18岁才能独自一人正常观看。
不过。
它没有分级,这也是沈良唯一插手的地方,尽量拍的不那么血腥、暴力。
至于渲染氛围。
那方式多了。
不是越血腥,越暴力就越能拉动情绪,通过调色、镜头语言、环境、道具、表演等等,都能适时地渲染。
从头到尾看下来,沈良觉得能给程尔打个七八分。
拍的不错。
能在大修的情况下拍出这样的成片,已经有几分大导演的潜质,不过,具体能不能成长为名导,还要再看。
《风声》拍的精彩,剧本能占到一半的功劳。
顾小梦娇俏,李宁玉清冷,白小年娘,吴志国硬气,王天香阴狠,武田毒辣……
每一个人物的特质都非常鲜明,且合乎逻辑。
几位演员的表现也很精彩。
特别是黄小民。
沈良准备抽空点名表扬他一番。
黄小民在《风声》里的表演完全跳脱了电视剧式的框架,体现出了他的潜能。
他和袁荃的对手戏尤为精彩。
比原版还要好。
电影里的武田活脱脱一个变态,黄小民把那种病态的欲望,展现的淋漓尽致。
他的表演,沈良可以打九分。
值得一座最佳男配角。
不论是金鸡、金马,还是金像,乃至一些海外奖项,只要能参选,他都配得上一座奖杯。
沈良感慨的同时,现场的影评人、影迷、记者们也是眼前一亮。
黄小民的表演,有点惊喜,有点意外。
很多不太关注的人对黄小民的印象还停留在杨过、韦小宝、许文强时代,这些电视剧都是翻拍。
翻拍的剧,剧迷难免会先入为主。
稍微了解一点黄小民的人,可能不会太意外,他在《良医》里的表现,已经有了几分雏形。
这次,破茧化蝶。
啪!
啪!
啪!
影片最后,现场不出意外响起了一片掌声。
这些掌声不是花钱买的,大部分人都是发自内心的鼓掌。
一部好电影。
节奏紧凑,故事性清晰,人物表演精彩,逻辑经得住推敲,道具、灯光、美术设计都不错。
这些东西看似很容易做到,但只是看起来容易。
如果真那么容易达标,人人都能当导演,看看路钏那部《王的盛宴》,这部电影在服化道、灯光、美术、人物方面都不错。
有些地方堪称优秀。
但。
决定木桶能装多少水要看最短的那根板。
剪辑、故事、逻辑稀碎,再好的外面也无法掩饰内核的一坨。
随着剧组上台致谢环节结束,这场首映礼也结束了。
影迷、媒体人、影评人们三三两两的走出影厅,途中,刚刚看完电影的众人,不免要讨论讨论。
“这电影拍的真不错,范彬彬的演技感觉有进步。”
“其实她现在的演技不是特别差,很多人都被她那张脸给骗了。”
“我不觉得,只能说够用,她跟袁荃的对手戏,感觉还是弱了一点。”
“这倒是。”
“不过,要说最意外的还是黄小民,他在电影里的表演没那么‘油’了。”
“是吧,感觉他应该是仔细琢磨过,再加上近期又没接拍电视剧。”
“嗯,电视剧太毁演员了,很容易程式化表演。”
“哈哈,你这话说的不像影评人。”
“那像什么?”
“像电影学院的老师。”
“那你就外行了,影评人不是说会看电影,会写文章就能当的,一些基础都要学,论理论,我是专业的。”
“行,行,行,你专业,那你预测一下《风声》的票房?”
“三亿起步吧。”
“三亿?”
“你那个表情是什么意思,不相信?”
“我不信。”
“敢不敢打赌?”
“赌,赌就赌!”
“行,如果票房不破三亿,我果奔,破了,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