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9章 朝堂奏对 (第3/3页)
拔高到了皇恩浩荡的层面。
许昌鹤被驳得一时语塞,脸色难看。
就在这时,又一人出列,乃是刑部侍郎何文渊,平西侯林立群一系的重要人物。
他朗声道:“陛下,臣以为陈同知所言极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陈同知勇于任事,不惧艰险,方能在短时间内肃清江宁盐弊,大增国税。此乃实干之才,岂可因些许小节而苛责?”
“护卫之事,更是无稽之谈,若忠臣良将因尽职守而遭暗算,朝廷却不容其自保,岂不令天下志士寒心?”
何文渊的话,直接将陈昂说成是“忠臣良将”,并暗示许昌鹤的指责是“苛责忠良”。
朝堂之上,两派官员顿时纷纷发言,有的支持许昌鹤,质疑陈昂手段激进,有的声援何文渊,赞扬陈昂功绩。
双方唇枪舌剑,一时间殿内争论不休。
端坐龙椅的萧震岳,静静地看着下方的争论,脸上看不出喜怒。
直到争论声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好了。”
仅仅两个字,殿内顷刻间安静下来。
萧震岳的目光落在陈昂身上:“陈昂。”
“臣在。”
“你江宁之功,朕已知晓。数据详实,条理清晰,可见是下了功夫的。至于些许争议,”他目光扫过许昌鹤和何文渊,“皆为国事,不必过于计较。”
“然,许爱卿所言,亦不无道理,为官者,确需谨言慎行,爱惜羽毛。何爱卿所赞,亦是实情,朝廷需要能干实事的人。”
他这番话,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其实是明显偏向了陈昂。
“陈昂,”萧震岳最后道,“你且先在京中候旨。退朝。”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昂叩首行礼。
退出紫宸殿,午门外刺眼的阳光让陈昂微微眯起了眼。后背的官袍已被冷汗浸湿。这场朝会,如同在刀尖上走了一遭。
虽然暂时过关,但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被卷入了朝堂斗争的漩涡中心。
未来的路,绝不会平坦。而皇帝那句“候旨”,又意味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