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8章 阴险阳谋 (第1/3页)
核销风波虽过,陈昂却更加警惕。他很清楚,对方依然就此罢休。
他想起离京前赵明诚的叮嘱,决定将“瞒天过海”之计进行到底。
他开始减少前往临时衙署的次数,即便去了,也常显得心不在焉。
昔日雷厉风行的作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懒散的倦怠。
有官员前来请示盐政后续事宜,他往往敷衍道:“按旧例办即可,何必事事来问?”
他还是流连于一些文人墨客的诗酒聚会,偶尔“酒后失言”,感叹盐政琐碎劳心,远不如吟风弄月来得自在。
这些言行,通过各方眼线,很快传到了该听到的人耳中。
听完管家关于陈昂近况的详细禀报——尤其是那份刻意流露出的“倦怠”盐政、流连诗酒的做派后,他反而笑了。
“看来,本公还是高估了这黄口小儿的定力。”李国忠冷笑道,“骤登高位,就真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又开始贪图享乐了?也好,骄兵必败。”
他沉吟片刻,对垂手侍立的管家吩咐:“去,请王御史过府一叙。让他从后门进,莫要声张。”
王御史,名唤王锴,是御史台一个不甚起眼的五品言官,却是李国忠早年一手提拔起来的门生,属于铁杆心腹。
此人文章锦绣,尤擅揣摩上意,是李国忠在言路上的重要棋子。
半个时辰后,王锴悄无声息地从后门溜进了镇国公府的书房。
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却透着精明。
见到李国忠,他立刻躬身行礼,态度极为恭谨:“学生拜见恩师!不知恩师深夜相召,有何紧要吩咐?”
李国忠没有让他坐,只是用点了点桌上那份关于陈昂近况的密报,淡淡道:“你先看看这个。”
王锴连忙上前,仔细翻阅起来。看完后,他抬起头,眼中已有了几分了然:“恩师,学生看这陈昂,怕是有些得意忘形了。”
“陛下褒奖,本是殊荣,他却不知珍惜,反倒流露出倦怠之意,实非人臣之道。”
李国忠满意地点点头:“你看得很准。此子根基浅薄,骤得大名,心性不稳,露出破绽是迟早的事。不过,仅凭这点‘倦怠’,还扳不倒他。陛下正在兴头上,最多申饬几句罢了。”
他话锋一转,脸色阴沉起来:“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