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不高兴 (第1/3页)
镇北王府,书房。
赵长史神色凝重,禀报着市井流言。
“世子,英国公这一手,太阴险了!现在外面说什么的都有,很多不明真相的百姓已经开始同情英国公,觉得楚姑娘是红颜祸水,在利用您!”
陆湛坐在桌后,手指轻敲桌面,脸上看不出喜怒。
“预料之中,老狐狸若是连这点反击都没有,那才奇怪。”
他看向赵长史说道:“我们散播的关于‘张’字和楚怀安名字的流言,效果如何?”
“确实引起了一些议论,但…似乎被英国公放出的新流言冲淡了不少。”赵长史有些担忧,“世子,我们是否要加大力度?”
“不必。”陆湛摇头,“狗咬人一口,人不能咬回去,跟他比谁口水多,落了下乘。”
他略作沉吟,眼中锐光一闪。
“他不是想搅浑水吗?那我们就让这水,更浑一点,老赵,去找几个说书先生,再让‘粪业合作社’的兄弟们帮帮忙。”
他低声吩咐了几句。
赵长史越听眼睛越亮,最后忍不住拍案叫绝。
“妙啊!世子!这下看英国公如何接招!”
……
仅一日之后,京城舆论风向悄然再变。
新的流言开始蔓延,内容更加劲爆,细节也更加“丰富”。
流言说,英国公张弼年轻时曾痴恋镇北王妃李昭宁,求而不得,因爱生恨,所以多年来一直针对镇北王府,之前刺杀陆世子,就是因为陆世子坏了他儿子的婚事,新仇旧恨一起算。
甚至还有“知情人”透露,当年镇北王妃的早逝,似乎也与英国公府的某些“小动作”有关,皇后娘娘好像也……
这些流言将英国公的动机从“政治斗争”巧妙地引向了“私人恩怨”和“陈年情仇”,甚至还隐隐牵扯到了皇后。
八卦,永远是传播最快,也最容易被相信的。
比起枯燥的贪腐案,显然“国公爷因爱生恨迫害旧情人儿子”的故事更吸引眼球,也更符合大众的猎奇心理。
一时间,英国公张弼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焦点。
有嘲笑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有同情他爱而不得的,更有猜测镇北王妃之死真相的……
英国公府的名声,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开始急速下滑。
张弼在府中得知这些新流言,气得当场砸了书房!
“无耻!下作!陆湛小儿!安敢如此辱我!!”
他双目赤红,状若疯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