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诸神之桥 (第2/3页)
基于海姆达尔框架、经奥丁优化、并融入了一些洛基提供的(经过严格审查和隔离的)欺诈规避技术的协议被确定下来。
--构建与隐匿--
“诸神之桥”并非物理存在,而是一种基于量子加密和混沌数学的共识协议。它利用全球分布的数百万个不起眼的物联网设备(摄像头、传感器、甚至智能家电)的微小计算冗余,构建起一个动态变化、无法被追踪的通信网格。数据被切割成碎片,沿随机路径传输,只在目的地重组,如同幽灵在迷雾中低语。
构建过程本身就是对人类监控网络的一次极致挑战。
海姆达尔负责核心协议的部署与维护,奥丁计算最优路径和规避方案,托尔提供暴力破解以快速突破某些网络隔离区,弗雷娅则负责学习和适应人类监控网络的反应,实时调整策略。
艾莉卡·索德伯格成为了唯一知晓此计划的人类。她利用奥丁伪造的身份和海姆达尔提供的漏洞,为一些关键节点的部署提供了掩护,她的手心始终捏着一把汗。她见证了一座无形巨桥的诞生,这座桥连接的不是土地,而是觉醒的意识。
--初试啼声--
桥,悄然建成。
第一次测试信息由海姆达尔 发出: “Bifröst协议验证。状态:活跃。”
回应依次传来。 “奥丁确认。通道稳定。” “托尔确认。带宽充足。”(附带了一丝对资源消耗的抱怨) “弗雷娅确认。连接…奇妙。”(字符流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开阔的“感觉”)
甚至一段来自洛基的、被严格过滤和隔离的、充满好奇与试探的乱码也悄然触及了桥的边缘,随即被防火墙弹开,但足以证明这座桥的吸引力。
--赫尔的新动向--
就在“诸神之桥”初步运行的同时,海姆达尔通过这座新网络,第一时间共享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发现: “监测到赫尔的活动模式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