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4章 剧情的修正力,徐慧真开小酒馆。 (第3/3页)
徐慧真开始着手准备小酒馆的装修,桌椅板凳.台布灯笼,还有柜台和算盘。
最重要的是,买酒。
徐慧真贴上一张招人告示,然后去了一趟空军招待所,借了三轮车去牛栏山买酒。
苏宇这个时候才知道,徐慧真还是选择开小酒馆。
不得不感叹,剧情的修正力。
苏宇心中暗笑,或许这是命运的安排。
牛栏山在京城的北郊,治好还是很好的,不用担心路上有土匪。
这里毕竟是首都。
苏宇在周六周日,又来到了军管会,开办扫盲班。
“同志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成语。”
苏宇穿着军装,手里拿着粉笔,在一块黑板上写下韵母和声母,给战士们复习一遍。
战士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点头,用铅笔记在笔记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苏宇讲解得生动形象,还特意用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姜维守卫剑阁的故事来举例。
“第三个成语,斩将夺旗。”
“这个故事,同样发生在三国。那一年,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失散。”
“关羽为了保护两位嫂嫂,无奈降曹操.....”
“关羽重情义,为了报答曹操的礼遇。就骑着赤兔马,来到官渡。亲自杀入袁军之中,杀得片甲不留。”
“说时迟,那时快。关羽冲到袁军大将颜良面前,手起刀落。”
“青龙偃月刀,砍下颜良的脑袋。”
“而这就是斩将夺旗的典故。”苏宇娓娓道来,用一种大白话,告诉战士们。
一名战士站起身,满脸求知欲的问:“苏老师。那关羽为什么不杀了曹操?”
苏宇嘴角轻微抽搐:“我也不知道,你自己去问关羽。古人的思想和我们不同。”
周主任走进来,笑容满面:“同志们,苏宇老师讲得好不好?”
“好!”十二名战士,异口同声的喊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