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讲道 (第2/3页)
人的标志之一。
可惜还没有等他感慨什么。
高台上的金霞真人只是简单负手而立,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他头戴七星冠,身着紫金袍。面如冠玉显威仪,目似朗星含道妙。
端的是仙风道骨,超凡脱俗。虽未施法,却已令全场肃然。
下方几十万修士。
上到真传下到杂役。
所有人都下意识挺直腰板,连那些平日里桀骜不驯的核心弟子都收起了散漫之态。
直立起来,都恭敬弯腰,齐声喊道。
“恭迎金霞真人!”
这场景壮观得让韩阳头皮发麻,他从未见过如此多修士同时行礼的场面。
金霞真人盘坐高台,目光淡然扫过众人,缓缓开口:
“诸弟子免礼,本座齐和云,今日由本座讲道。”
“都坐吧。”
众修士齐声应道:“谢真人!”
而后纷纷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只待聆听真人教诲。
金霞真人微微颔首,缓缓开口道:“今日讲道,分作练气与符道两篇。诸位且静下心来,细细聆听。若能从中悟得一二,那大道之路,便可期矣。”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修真之道,当以练气为始。”
“气者,乃天地之精华,人身之根本。”
“练气之法,在于引天地间的灵气入体,将后天浊气化为先天清气。”
“此过程需循序渐进,如琢如磨,切不可操之过急。”
“有经云: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人若能常保清静之心,天地灵气自然归聚。”
“诸位需先调呼吸,使气息悠长绵密,仿若春蚕吐丝,连绵不绝。”
“再正身形,令百脉通畅无阻,恰似江河奔腾,一往无前。”
“而后定心神,让灵台清明澄澈,犹如明月高悬,不沾尘埃。”
“如此,方能使精气神三者合一,为练气打下坚实基础。”
“须知,一念起时万念生,此时不如守中抱一,心若磐石,不为外物所动,坦然顺应万事万物。”
“初时修行,可先从数息之法入手,待心沉静如水,自然便能进入入定之境。”
“在入定中,感受自身与天地灵气的微妙联系,尝试引导灵气入体。”
“所谓练气小周天,即打通任督二脉。引气从尾闾起始,缓缓上行,过夹脊,上玉枕,入泥丸,下鹊桥,最终归于丹田。”
“而大周天者,则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皆通。此中三关九窍,各藏玄机,需以意念引导灵气,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强求速成。”
“每一关窍的打通,都需等待灵气积累足够,自然冲关,否则易走火入魔。”
“子午卯酉,此四正之时,乃练气之最佳时机。”
“子时一阳初生,午时一阴始长,卯酉之时为阴阳交替之际。”
“子时练气,可借天地初生之阳气,壮大自身元气。”
“午时练气,能采天地至阳之气,炼化自身阴气。”
“卯时练气,顺应万物生发之势,促进灵气吸收。”
“酉时练气,借助阴阳交替之力,调和体内阴阳。”
“然而,修行贵在持之以恒,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时。”
“若能日夜精进,不拘泥于时辰,亦是一种修行态度。”
“修行途中,若遇种种幻象,切莫过于惊慌。”
“须知一切幻象,皆是心魔作祟。”
“心魔因人的贪嗔痴而生,或现以美色,或诱以财富,或激以愤怒。”
“唯有持守本心,不为外物所惑,方能不为心魔所扰。当幻象出现时,需以清醒的意志观照自身,识破幻象本质,不为其所动。”
“若被心魔控制,轻者前功尽弃,重者危及性命。”
“待得气满自溢之时,周天自会流转。届时,丹田温热,百脉通畅,气随意动,方才算得练气入门。”
“入门之后,亦不可懈怠,需不断巩固修为,使灵气在体内运行更加顺畅,增强自身与天地灵气的感应。”
“而练气初期,重在“引气”。
“天地之间,灵气充盈,浩渺无形,散于六合之内,隐于万物之中。”
“初入练气者,需觅一清净之地,摒弃诸般杂念,澄心涤虑,如古井无波。”
“继而以意导之,仿若磁石引铁,以自身之灵犀,感天地之灵气。”
“待有所感,徐徐牵引,使灵气循经脉而入体,如涓涓细流,润泽周身。”
“此过程须专注凝神,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若引气不慎,灵气逆乱,恐致经脉受损,修行之路,便多舛矣。”
“至练气中期,当求“灵力外放”。
“此时,体内灵气渐趋充盈,经脉已能承受更强之力。”
“修行者需勤加修炼,熟稔掌控灵气之法,使其随心而动,由内而外,释放于体外。灵力外放,可凝为护盾,御敌于身外,可化为利刃,克敌于无形。”
“此乃练气中期之妙处,然亦需谨慎为之。灵力外放,耗力甚巨,若不量力而行,贸然施展,恐灵力枯竭,危及自身。”
“且灵力运用之法,变化万千,诸君需勤加揣摩,方能得心应手。”
“练气后期,关键在于“诞生灵识”。”
“灵识者,非肉眼之识,乃心之灵觉,神之妙用。”
“待体内灵气滋养脏腑,通达百骸,神思渐清,灵识便有萌动之机。”
“修行者需于静定之中,内观己心,探寻灵识之端倪。”
“灵识一成,如开天眼,可察秋毫之末,可感风云变幻,可洞察他人之灵力运转,可识破幻境之虚妄。”
“凭借灵识,修行者于战斗之中,能预知敌手之意图,先发制人。”
“于探索秘境之时,可寻觅隐秘之机缘,捷足先登。”
“灵识之妙,难以尽述,诸君当悉心培育,使其日益强大。”
“及至练气巅峰,务必要“凝练法力”。”
“练气至此,灵气已积蓄深厚,然欲求更高境界,需将灵气凝练为法力。此过程犹如千锤百炼之钢铁,去芜存菁,精益求精。”
“修行者需以自身神念为炉,以天地灵气为柴,将体内灵气反复锤炼、压缩、提纯。”
“法力一成,其质更纯,其力更巨,其用更广。”
“……”
言罢,讲完练气入门到巅峰,金霞真人稍作停顿,而后继续说道:
“接下来,便讲讲符道。
符者,实乃天地间的灵文。
符经有言: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
纸,是符箓力量的承载之物,不同材质的符纸具有不同的特性。
桃木纸,吸纳天地正气,天生具有驱邪之效。
黄裱纸,质地柔韧,能容纳多种灵气,用途广泛,最为通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