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偶遇 (第1/3页)
两淮募兵之事初定,孟之继心中那点牵念便如藤蔓般疯长起来。浙东沿海的桃花岛,此刻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得他片刻不得安宁。黄蓉究竟是生是死?若她真如传闻那般逃出生天,以她的聪慧,多半会返回江南根基所在。此番既已到了两淮,离浙东不过数日路程,无论如何也该去探个究竟。
打定主意,孟之继嘱咐王大用安顿好新军后,便独自一人快马加鞭,朝着浙东方向疾驰。一路晓行夜宿,不日便踏入浙西地界。此地水网密布,阡陌纵横,少了几分沙场的肃杀,多了些许江南的温润,只是这温润之下,依旧藏着乱世的暗流。
这日午后,行至一处岔路口,忽闻前方庄园内传来兵器交击之声,夹杂着女子的叱喝与拳脚破风之响。孟之继眉头微挑,勒住了马。他身负重建忠顺军的重任,又心系黄蓉的安危,本不想理会江湖纷争。何况他修炼金书银卷所载法门,虽不以江湖侠客自居,但论及身手,寻常一流高手也未必能占得便宜;若论马上厮杀、沙场破阵的本事,便是那传说中的五绝,在他专精的领域里也未必能压过一头。
正欲策马绕行,眼角余光却瞥见庄园内两道缠斗的身影。其中一人身着杏黄道袍,身形纤细,脚步轻盈得如同踏在水面的蜻蜓,背后斜插着双剑,剑柄上的血红丝绦随着动作翻飞,在风中猎猎作响。再看那张脸,肤色白润如脂,双颊透着健康的晕红,一双眸子水汪汪的,顾盼间带着几分娇俏,虽瞧着只有十六七岁年纪,却已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这惊鸿一瞥,竟让孟之继猛地勒住了缰绳。那灵动的身影,那眉宇间隐约的英气,竟与数月前在洞庭湖畔初遇黄蓉时的画面重叠起来,让他心头一颤,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目光再移向庄园门匾,只见黑漆木匾上题着三个苍劲的大字——“陆家庄”。
“陆家庄……”孟之继低声念了两遍,脑中忽然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念头。如今是公元1237年,算算时日,不正是那部记载江湖轶事的《神雕》开篇之时?若按书中情节,此时此地,这场打斗的双方,多半便是赤练仙子李莫愁的弟子洪凌波,与那武三通的妻子武三娘!
他凝神细看,果然见另一人身着粗布衣裙,虽打扮朴素,农妇一般不施粉黛,却身形丰腴,眉宇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英气。此刻她正以一双肉掌迎敌,招式沉稳,显然是有家传武学根基,正是武三娘无疑。
孟之继心中不由得泛起波澜。他读过那本书,知晓武三娘的命运。丈夫武三通痴迷义女何沅君,做出诸多荒唐事,她却始终默默忍耐,以宽容相待。即便如此,她心中仍存大义,此刻多半正是为了保护陆家庄的人,才与李莫愁的弟子动手。这份隐忍中的坚韧,这份困境中的侠义,让孟之继生出几分敬佩,也动了别样的心思。
岂不闻,年少不知那啥好,错把少女当成宝?
啊呸呸呸,想歪了......
自己本就是穿书而来,改变了孟家的命运轨迹,如今遇上这注定悲剧的人物,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她重蹈覆辙?若能在此处稍作干预,是否能扭转她的命运?哪怕只是让她少受些苦楚,也是好的。
心念电转间,场上形势已渐趋危急。洪凌波的双剑刁钻狠辣,显然得了李莫愁的真传,武三娘虽掌法精妙,却似有顾忌,渐渐落了下风,肩头已被划破一道口子,鲜血浸湿了衣襟。
“锵!”
孟之继不再犹豫,右手猛地一扬,腰间悬挂的长枪应声而出,带着破空的锐啸,如一道黑色闪电,“噗”地一声狠狠扎在两人中间的青石板上!枪身兀自震颤,发出低沉的嗡鸣,一股沙场磨砺出的凛冽杀气与寒意瞬间弥漫开来,让场中二人齐齐一滞。
洪凌波惊得后退半步,握着剑柄的手微微发颤。她自幼跟随李莫愁,见惯了狠辣角色,却从未感受过这般杀气——那不是江湖仇杀的阴狠,而是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能冻结骨髓的冷冽,仿佛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