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神药 (第1/3页)
夜色如墨,马蹄声在寂静的山道上急促地回响。孟之继抱着怀中气息愈发微弱的武三娘,心头像被无形的巨石压住,沉甸甸地喘不过气。
昨夜从破庙出发,他本想直奔最近的镇甸寻医抓药,谁知那镇甸规模甚小,药材铺子本就寥寥,入夜后更是早早关了门。更让他心沉的是,在镇外打听时,竟有村民说见过一黄衣道姑带着个年轻女子在镇上落脚,看形貌正是李莫愁与洪凌波。
若是在此处与她们撞上,以李莫愁的狠辣,必然会再生事端。他自己倒不惧,可武三娘此刻已是油尽灯枯,稍有耽搁便是万劫不复。孟之继当机立断,放弃镇甸,调转马头钻进了旁边的深山。
山野间林深草密,夜露打湿了衣袍,带着刺骨的寒意。孟之继将武三娘抱得更紧了些,借着月光辨认方向,只求能找到一处暂避风雨的所在,再设法寻些解毒的草药。
怀中的武三娘早已陷入昏迷,脸色青黑如死灰,呼吸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若非胸口还有一丝微不可查的起伏,几乎与死人无异。孟之继的心揪成一团,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幸好在天亮时分,他找到了一处僻静的山洞。洞口被茂密的藤蔓遮掩,洞内干燥平整,倒是个藏身的好地方。孟之继小心翼翼地将武三娘放在铺好的干草上,伸手探向她的鼻息,那微弱的气流几乎要断绝,指尖触及的皮肤也冰凉得吓人。
他起身便要出去寻药,目光扫过武三娘那张毫无生气的脸,脚步却猛地顿住。不行,来不及了。这深山之中,纵使有解毒的草药,也未必能及时找到,更何况他虽识得些常见药材,却并非精通医理的大夫,万一辨错了药,更是雪上加霜。
孟之继咬紧牙关,目光落在了腰间悬挂的一个小巧玉瓶上。那是他从孟府带来的保命之物,瓶中只装着一颗药丸,名为“生死神药”,据说是当年祖父辗转得来的秘方炼制,能活死人肉白骨,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动用。
此刻,显然已是万不得已。
他不再犹豫,解下玉瓶,拔开塞子,一股清冽而浓郁的药香瞬间弥漫开来,充盈了整个山洞。那香气钻入鼻腔,竟让孟之继连日来的疲惫都消散了几分,可见药效之霸道。
一颗鸽卵大小的药丸躺在瓶底,呈暗金色,表面光华流转,隐隐可见细密的纹路。孟之继倒出药丸,看着昏迷不醒的武三娘,眉头紧锁——她此刻牙关紧咬,气息奄奄,根本无力吞咽。
时间容不得他多想。孟之继深吸一口气,将药丸含在口中,运起内力轻轻一碾,药丸便化作一股温热的药液。他俯身将武三娘轻轻抱起,让她靠在自己怀里,一手抬起她的下颌,拇指轻轻拨开她紧闭的嘴唇。
唇瓣相触的瞬间,孟之继只觉一片柔软微凉,心中不由一颤。但此刻救人要紧,他无暇他顾,小心翼翼地将口中的药液渡了过去。药液顺着武三娘的喉间滑下,过程中难免触碰到她柔软的香舌,孟之继只当未见,待药液尽数渡完,才缓缓直起身。
他不敢耽搁,立刻将武三娘放平,自己盘膝坐在她身后,双掌抵住她的后心,源源不断地将自身真气渡过去,助她运化药力。
金书银卷中的内功心法此刻全力运转,孟之继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股药力在武三娘体内如同星火燎原般散开,带着一股沛然的生机,与她体内的冰魄银针之毒激烈地冲撞着。每一次冲撞,武三娘的身体都会微微颤抖,脸色也在青黑与潮红之间反复变化。
孟之继凝神静气,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药力,既要让它发挥最大的功效,又要避免药力过猛损伤她本就虚弱的经脉。这是一个精细活,耗费的不仅是内力,更是心神。
洞外的日升月落悄然交替,孟之继始终保持着姿势未动,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又被山风吹干,留下一层白花花的盐渍。他的脸色也渐渐变得苍白,气息也有些紊乱,但他眼中的光芒却始终未曾减弱。
这样一坐,便是三天三夜。
山洞里的火光忽明忽暗,映着孟之继紧绷的侧脸。武三娘垂首坐在铺着干草的石榻上,气息微弱得像风中残烛,嘴唇干裂泛青,原本灵动的眼眸紧闭,长长的睫毛上还凝着未干的泪痕。
“三娘,撑住。”他低声道,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这神药是南海神尼所赠,据说有生死人肉白骨之效,他一直舍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