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水师受阅 (第2/3页)
们迅速点燃火器,准确地抛向远处的目标。一时间,水面上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
孟之继还注重水师的体能训练,让兵士们每天进行游泳、攀爬桅杆等训练。“都给我快点!体能不行,怎么在水上打仗!”他严厉地督促着。
在孟之继的严格训练下,水师的兵士们逐渐掌握了各种水上作战技能,战船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与此同时,王大用负责训练陆师。陆师的训练场上,喊杀声震天。兵士们在进行着格斗训练,两两一组,拳来脚往。
“出拳要有力,不要软绵绵的!”王大用在一旁指导着。
“盾牌手,注意防御!长枪兵,准备突刺!”王大用不断地调整着训练内容,让陆师的兵士们熟悉各种战斗场景。
孟之继也会时不时地来到陆师训练场,检查训练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一月过后,训练终于有所成效。水师的战船在水面上行驶如飞,火器攻击精准有力,陆师的兵士们格斗技巧娴熟,队列整齐。孟之继带着满心的欢喜与自信,来到帅府,将新军的训练成果详细地禀告给义父孟珙。
孟珙闻听后,面色改善许多,眼中也有了光彩。他激动地说道:“之继,你做得好啊!没想到这新军在你手中,短短时间就有如此成效。”说着,孟珙竟在侍从的搀扶下,坚持下床,要去阅兵。
孟之继赶忙上前扶住孟珙,说道:“义父,您身体尚未完全康复,还是多休息为好。”
孟珙摆了摆手:“不,我要去看看我大宋的新军,看看你训练出来的好儿郎。”
在孟之继的搀扶下,孟珙来到了校场。此时,水师的将士们已经整齐地排列在那里,等待着检阅。
孟珙走上检阅台,看着眼前这支朝气蓬勃的水师,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多年来征战沙场的经历,也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希望。他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将士们,今日看到你们如此精神抖擞,为父深感欣慰。你们是国家的希望,是百姓的依靠。希望你们能继续刻苦训练,保家卫国,为我大宋的江山社稷立下赫赫战功!”
将士们听了孟珙的话,齐声高呼:“保家卫国,尽忠职守!”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一切困难与敌人都震慑住。孟之继站在一旁,看着这振奋人心的场面,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也明白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他有信心,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以及这支日益强大的军队,一定能够为国家和百姓创造一个安宁的未来。
孟珙满意地笑了,他转头对孟之继说:“之继,你做得很好。有这样的水师,我们就多了一份与敌军抗衡的力量。”
孟之继谦逊地说:“义父过奖了,这只是个开始。我会继续努力,让水师变得更加强大。”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不一会儿,一名信使飞驰而来,翻身下马,急忙跑到孟珙面前:“将军,前方有急报!”
孟珙接过信件,匆匆看了一遍,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是蒙古军,他们又有新的动向了。看来,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啊。”
孟之继握紧了拳头:“义父,您放心,水师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孟珙拍了拍孟之继的肩膀:“之继,接下来的日子,就要靠你和这些将士们了。为父会尽快调养好身体,与你们并肩作战。”
他想着义父的话,也想着即将到来的战斗。他深知,蒙古军的实力不容小觑,这场战争将会无比艰难。但他也有信心,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将士们的勇气,一定能够保卫好黄州,保卫好大宋的江山。
孟之继看着士气高昂的新军,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但他有信心,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新军的力量,一定能够为大宋守住江山,为襄阳的百姓带来安宁。
武三娘在江陵城的府中,也时常牵挂着孟之继。她会在府中的花园里,望着黄州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祷着孟之继平安。她开始学习一些管家之术,想要为孟之继分担一些事务。
而在黄州,孟之继在阅兵之后,又开始思考着下一步的训练计划。他知道,蒙军实力强大,新军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远远不够。他召集了王大用等将领,在帅府中商议着如何进一步提升新军的战斗力。
“我们的水师虽然有了一定的水上作战能力,但蒙军的水师也不容小觑。我们要加强战船的防御能力,研发更先进的火器。”孟之继说道。
王大用点头表示赞同:“嗯,陆师这边,我们要增加野外生存训练和长途奔袭训练,提高兵士们的耐力和应变能力。”
其他将领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孟之继认真地听着,一一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