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未寄出的信 (第2/3页)
意识地想用手遮住那封信,又觉得此举太过刻意,只好若无其事地将它放在稿件堆的最上面:“没什么,只是一首...很特别的诗。”
宋言在她对面坐下,目光扫过那页纸,停留了片刻。林夏紧紧盯着他的表情,试图捕捉一丝波动——他是否看出了什么?这封信会不会就是他写的?
然而宋言只是平静地点头:“确实特别。你选出来了?”
“嗯,我想推荐它。”
“好,那它就是我们的备选作品之一了。”宋言没有多问,转而讨论起其他稿子,“小说这边有几篇不错,但都需要修改。周三放学后,我们约几位作者来这里聊聊?”
“我们?”
“你和我。”宋言看着她,“作为栏目的负责人,给作者反馈是我们的工作。”
林夏感到一阵紧张,又隐隐有些期待:“我怕我说不好。”
“阅读时的第一感受往往最准确。”宋言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素封面的笔记本,翻开某一页,递给她,“比如这段,你怎么看?”
林夏接过笔记本,上面是一段清俊的字迹:
「她总在下雨天忘记带伞,像是故意要给雨水一个亲近她的理由。而我在包里常备着伞,像是随时准备着一个帮助她的借口。」
林夏的心跳漏了一拍。这写的是上周下雨天的事吗?还是只是巧合?
“很...很细腻。”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观察得很仔细。”
宋言收回笔记本,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谢谢。”
接下来的稿件讨论,林夏有些心不在焉。她的思绪总是不自觉地飘向那封无名的信,还有宋言笔记本上那段意味深长的文字。
周三下午的作者见面会来得很快。
四位被选中的作者准时出现在咖啡馆,三女一男,都是高二年级的学生。林夏负责记录,宋言主导谈话。
前三个人的讨论都很顺利,宋言的点评一针见血,既指出了问题,又给予了具体的修改建议。林夏偶尔补充几句,她的感受往往能从另一个角度触动作者。
最后一位是那个男生,叫陈浩,他交的是一首情诗,情感热烈直白。
“这一句‘我爱你如盛夏的烈日’,比喻很大胆,”宋言斟酌着用词,“但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新意。爱情不一定总是烈日,也可以是...”
“午后穿过树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