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杀手锏 (第2/3页)
。
而且这件事情也关乎着接下来的这款产品,到底能否成功的关键!
...
时间:2007年11月17日。
采购的李姐带着几款主流山寨机和一叠报价单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李言立刻召集了厂里那两名中专毕业的“技术员”小张和小周,还有三叔等人,在二楼办公室开始了“拆机大会”。
桌上铺开防静电垫,李言亲自操刀,用精密的螺丝刀将天语、金立、CECT等手机一一分解。
他边拆边讲解:
“看,这是主板,所有芯片都在这。MTK的方案高度集成,我们动不了,也不用动。”
“注意这个中框支架,它决定了手机的强度和内部堆叠。我们的设计要更合理。”
“看他们的电池仓和SIM卡槽位置,设计得很反人类,我们可以改。”
“这个外壳的合模线太明显了,喷漆也廉价,这是我们的机会。”
小张和小周拿着本子疯狂记录,他们第一次从“产品”而不仅是“零件”的角度去看一台手机。
而且,李言承诺的奖金,这才是诱惑的关键。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厂里的工作人员,继续去尝试着拆解跟组装这几款样机,必须要在新的项目之前,尽量的多熟悉一下流程。
而李言则是打开办公室里那台装着Windows XP系统和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电脑,开始了最关键的一步。
这软件是以前做复杂配件时买的,几乎没人会用,此刻成了李言的“神笔”。
他根据拆机得到的内部结构尺寸,开始构建手机外壳的3D模型。
造型上他摒弃了公模机傻大粗笨的造型,设计了更圆润的过渡和更薄的视觉观感,李言在设计外壳时,背部采用微弧曲线,完美贴合手掌。
而如今2007年的手机市场现状,公模机只考虑能不能装上,从不考虑握感。
拿在手里,用户能直观地感觉到“这手机很高级”,形成巨大的心理优势。
按键采用一体式设计,告别分离式按键的松垮感;
侧键的纹理、听筒的开孔都精心设计。
他在软件里渲染出两种颜色:“曜石黑”(不是纯黑,带一点细微的珠光)和“烈焰红”(饱和度极高,非常醒目)。
而这样的来自于后世2025年的设计理念,虽然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