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 第45章:安西立郡与蓝图初绘

第45章:安西立郡与蓝图初绘

    第45章:安西立郡与蓝图初绘 (第2/3页)

 第三,立规矩,明法度。

    颁布《安西郡暂行管理条例》,以秦律为基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变通。明确土地、水源的使用权,规定赋税额度(初期以实物税为主,且较内地为轻),严惩劫掠、仇杀,保护合法交易。同时,设立翻译吏,向归附部族宣讲秦法与大秦的统治秩序,使其逐步适应并接受郡县管理。

    第四,通道路,联河西。

    “欲通西域,先固河西。”李默深知这条生命线的重要性。他命令工曹府的精干力量,立即着手勘探和整修从宣威城通往东方河西走廊的官道。在关键节点规划设立驿站、烽燧,确保通讯畅通和物资转运安全高效。同时,开始筹备向朝廷请求,迁徙内地百姓充实河西,并加大河西走廊本身的开发力度。

    第五,建工坊,促生产。

    一个能够自持的边疆郡,必须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李默利用工曹府的技术优势,在宣威城规划建立了安西工坊。初期主要生产农具、兵器、车辆,维修器械,并尝试利用当地资源,如皮革加工、毛纺等。他特别指示,要研究如何利用西域可能传入的新作物(如葡萄、苜蓿)和新技术。

    第六,派使节,探西域。

    在稳固自身的同时,李默并未忘记西顾的战略。他精心挑选了一支由精干文吏、通晓胡语的译者、少量精锐护卫以及工曹府勘探人员组成的西域探索使团,携带丝绸、瓷器等礼物以及彰显大秦国威的文书,正式出使楼兰。使团的任务并非武力征服,而是建立初步外交联系,宣示大秦的存在,并尽可能详细地收集楼兰及其周边国家的情报。

    一道道政令如同基石,奠定了安西郡的雏形。整个居延泽仿佛一个巨大的工地,充满了开拓的活力。军队在筑城、屯田;工匠在建设工坊、修路;归附的胡人在秦吏的组织下,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更具秩序的生活。

    而这一切宏大的建设场面和充满远见的规划,自然也通过李默的视角,实时地呈现在直播间中。

    明朝的观众们仿佛在观看一场跨越时空的“帝国边疆开拓史”纪录片,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