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1/3页)
就在李默于安西都护府励精图治,一边推行新政、一边擘画未来科技蓝图之际,一股潜藏的暗流,正悄然从帝国的权力中心——咸阳,向着遥远的西陲蔓延而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默的崛起太过迅速,太过耀眼。以戍卒之身,凭借奇技军功,数年间跃居九卿,开府西域,权柄之重,几与裂土封王无异。其麾下神机营战无不胜,安西都护府蒸蒸日上,万邦来朝,俨然国中之国。这一切,固然令始皇帝嬴政欣赏其才,倚为干城,但也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朝中许多固有势力的利益,引来了无数或明或暗的嫉妒与猜忌。
丞相李斯,这位法家巨擘,帝国的实际治理者,对于李默这套融合了法家严苛制度与某些看似“儒家”怀柔(如兴教化)乃至“墨家”技巧(如格物院)的施政方略,内心深处抱有极大的疑虑。他担忧李默权势过重,尾大不掉,更担忧其“奇技淫巧”会动摇以农战为本的国策,蛊惑人心。
而中车府令赵高,这个隐藏得更深的阴谋家,则看到了更大的机会。他敏锐地察觉到皇帝对李默的信任并非毫无保留,那份欣赏背后,同样潜藏着帝王对强臣本能般的忌惮。他开始不动声色地、如同毒蛇般在皇帝耳边吹风。
“陛下,李都护才具非凡,确为国之栋梁。然,其于安西,广立官学,招收胡裔,恐非纯用夏变夷之道,久之,胡风浸染,恐生他念……”
“闻其格物院,所研之物,闻所未闻,耗资巨万,却于军国大事无直接裨益,长此以往,恐空耗国帑……”
“西极使团,规模浩大,所费不赀,然西极渺茫,能否成功尚未可知。李都护如此热衷于此,是否……其志仅在西域?”
这些话语,如同细小的冰碴,投入嬴政那深如寒潭的心湖,起初并未掀起波澜,但日积月累,终究会慢慢凝结。
这一日,一份来自御史大夫府的奏章,被呈送到了嬴政的案头。奏章并非直接弹劾李默,而是以“风闻”之辞,参奏安西都护府长史(李默麾下文官之首)在处置一桩胡商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