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饥饿、钢铁与新生 (第3/3页)
最后,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来自化学坊的徐福。
在按照李默指导,大量制备硝石(火药关键原料)的过程中,徐福和他的团队改进了“硝田法”(利用粪便、草木灰等堆肥发酵生成硝石),大大提升了硝石的产量。而在一次处理反应副产物时,他们偶然得到了一种白色晶体,尝之有剧烈的咸味,却非食盐。
徐福谨记李默“观察记录”的教诲,没有将其丢弃,而是继续研究。他发现,这种晶体极易溶于水,且能将水溶液的温度降至极低,甚至能制造出冰块!(注:大概是硝酸铵或类似混合物,具有吸热性)。
当徐福将一小罐在这种晶体作用下凝结的冰块呈送到李默面前时,李默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制冷!
这看似与战争无关的发现,其意义或许同样重大!它可以用来保存食物,尤其是在这西域炎热的夏季,可以极大地减少粮食的损耗!甚至……可以用来在炎热的行军途中,保持伤员的体温,或者制造一些特殊的“武器”?
“好!徐福,立一大功!”李默毫不吝啬地赞扬,“此物,命名为‘寒晶’!立刻详细记录其制备方法,量化流程!格物院专利簿上,记你头功!赏金百斤!”
徐福激动得浑身发抖,他从未想过,自己脱离那些虚无缥缈的炼丹术,投身这“格物”之道,竟能获得如此实实在在的成就与认可。
消息传开,格物院上下更是士气大振。李默兑现了“工格专利”的承诺,重赏了徐福,这让所有匠人博士都看到了,只要努力钻研,哪怕是不起眼的发现,也能获得名望和财富!创新的热情被进一步点燃。
食物、武器、乃至意想不到的技术突破……安西这艘在惊涛骇浪中挣扎的孤舟,终于凭借“格物”这根坚实的桅杆,在绝望的深渊里,看到了一丝挣脱而出的曙光。
然而,李默并没有被这些初步的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尉屠耆绝不会坐视安西稳住阵脚,而咸阳的那位新帝和权臣,也迟早会将目光投向这片“叛逆”的土地。
他站在格物院的瞭望塔上,看着下方灯火通明、日夜不休的工坊,听着那里传来的充满活力的敲打声和议论声,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
这里,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挣扎的堡垒。
这里,正在孕育着一场风暴,一场由知识、钢铁和火焰构成的,足以席卷一切旧秩序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