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西秦立国与东征之辩 (第3/3页)
龄不符的凝重。他经历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跟随他的这些臣子将士的生死,关乎着大秦国祚能否延续。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蒙恬,这位看着他长大的、帝国最后的军神,又看向李默,这位在绝境中为他撑起一片基业的奇才。
“蒙将军为国浴血,志在光复,其情可感,其志可嘉。”
“李卿深谋远虑,老成持国,其言亦是为江山社稷,为数十万军民性命考量。”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而坚定地做出了裁决:
“称帝之事,暂且搁置。孤,仍为大秦监国!”
蒙恬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并未出言反驳,他尊重扶苏的决定。
“然,扜泥城位置重要,需重点经营。即日起,升扜泥城为西都,与宣威城并为孤之行在。朝廷机构,分设两城,蒙将军可于西都开府,总揽西方军事及西域诸藩事务;李卿仍驻宣威城,总揽内政、经济及格物院事宜。”
“孤之旨意,仍用大秦国号,年号沿用先帝。我等之志,在于铲除国贼,光复整个大秦,而非偏安一隅,自立门户!”
扶苏的决策,巧妙地平衡了两派的意见。没有称帝,保持了政治上的灵活性和正统号召力;但同时提升了扜泥城的地位,赋予蒙恬更大的西方事务主导权,满足了军事扩张派的部分需求;而李默则继续掌控核心的内政与科技命脉。
这是一个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的明智抉择。
“诸卿,”扶苏目光灼灼,看向东方,“胡亥、赵高倒行逆施,天人共愤。孤在此立誓,必当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有一日,将率领尔等,东出阳关,扫荡奸佞,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殿下圣明!臣等誓死追随!”堂下众臣,无论原先持何意见,此刻皆心悦诚服,齐声拜倒。
建国之争暂时平息,但东征的种子已然埋下。安西——或者说,现在应该称为 “西秦”势力(尽管未正式建国,但外界及内部已开始习惯此称呼)——这台战争机器,在李默的科技加持和蒙恬的军事统领下,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为那注定到来的、与咸阳伪朝的终极决战,疯狂地积蓄着力量。
而在东方,由赵贲统领的二十万征西大军,已经浩浩荡荡地开出了函谷关,他们的目标,正是这片正在孕育着风暴的西域土地。
风暴,即将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