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意外订单 (第3/3页)
歌,歌词里唱“月光下的白玫瑰,等不到春天就枯萎”。林小满看见他悄悄把音量调小了些,大概是怕太伤感。
仪式很简单,没有司仪,没有誓词。赵阿姨把那枚铂金戒指戴在小薇手上,又把那件衬衫铺在空椅上,椅子前摆着副碗筷,碗里盛着小宇爱吃的红烧肉。“小宇,”老人对着空椅说,“你看,葡萄架搭好了,小薇也来了,你该放心了。”
小薇突然捂住嘴,眼泪掉在戒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我一直戴着他送的向日葵项链,”她从衣领里掏出项链,吊坠在阳光下晃得人眼酸,“他走后我总梦见他,说‘婚礼还没办呢’,今天……终于能告诉他‘我来了’。”
老街坊们没人说话,只是给她夹菜,把红烧肉往她碗里堆。张奶奶抹着眼泪说:“好孩子,吃点肉,小宇在天上看着呢,舍不得你哭。”
散场时,赵阿姨塞给林小满和顾知行每人一包喜糖,是水果硬糖,糖纸已经有点发皱。“谢谢你们,”她的眼睛亮得像星,“今天小宇肯定特别高兴,葡萄架下的灯笼,亮得跟白天似的。”
走在回家的巷子里,月光透过葡萄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林小满剥开颗糖放进嘴里,橘子味的甜混着点涩,像这场特殊的婚礼。“顾策划,”她突然说,“你说人死后,真的能看见吗?”
顾知行没回答,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递给她——是颗用葡萄藤编的小戒指,藤条被打磨得很光滑,还沾着点草木的清香。“刚才在葡萄架下编的,”他的声音很轻,“比铂金的糙,但经放。”
林小满捏着藤条戒指,突然觉得,这场没有新人交换戒指、没有拥吻的婚礼,比任何华丽的场面都更接近“仪式”的本质——不是给别人看的热闹,是给心里的牵挂一个交代,让那些没说出口的话、没完成的事,能在某个温柔的瞬间,找到安放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