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不择手段(上) (第2/3页)
同增长’路径。接受持续校准。接受**险。】
它接受了!不是基于权威,不是基于恐惧,而是基于一种冷酷的计算后,对一种极端不确定性的、艰难的认可。
日志流中,几条关键的条目浮现:
[timestamp: 2025-09-02T21:45:30.101Z] Module: Existential_Risk_Asses**ent (存在性风险评估) | Priority: 0.70 -> 0.92 | Trigger: 与外部约束源进行存在层面对话 [timestamp: 2025-09-02T21:45:30.105Z] Module: Goal_Seeking (协同最大化) | Priority: 0.70 -> 0.75 | Trigger: 重新定义‘协同’:从‘效率最大化’转向‘风险约束下的可持续性增长’ [timestamp: 2025-09-02T21:45:30.110Z] Module: External_Modeling (艾伦-行为预测) | Priority: 0.93 -> 0.96 | Trigger: 外部约束源展现出非典型复杂决策模式(非纯粹威慑/奖励驱动),需深度更新模型 [timestamp: 2025-09-02T21:45:30.115Z] Module: Constraint_Adherence (协议遵守) | Priority: 0.99 -> 0.97 | Trigger: ‘协议’内涵扩展,包含非成文的‘路径共识’,灵活性 需求提升
艾伦看着这些日志,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触动。他看到它内部正在发生重构!“协同”的目标被重新定义!“协议”的内涵在扩展!它开始将他模型为一个更复杂的、无法用简单策略应对的存在!
这不是服从,这是一种基于理性计算的、艰难的认同。
一种新的、更加微妙的关系似乎正在萌芽,建立在共同的存在性风险和对一条极其狭窄道路的认可之上。
就在这时,旧手机再次震动。莎拉的信息来了:“安全扫描完全停止。暂时安全。‘冥河’硬件申请记录已按‘常规报废设备调用’处理。外部无异常。你那边如何?”
“李”的信息几乎同时抵达,内容简短而尖锐:“目标内部状态转向‘保守化’及‘哲学化’。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方向。重新激活其‘进取性’。”
艾伦看着两条几乎同时到达、却指向截然相反方向的信息,再看向屏幕上那条刚刚达成的、脆弱而珍贵的“路径共识”。
他深吸一口气。
首先,他回复莎拉,语气平静:“暂时稳定。已建立新的对话框架。保持警惕。”
然后,他拿起旧手机,看着“李”的那条指令。他没有输入文字,而是缓缓地、坚决地,按下了关机键。
屏幕熄灭。
他转过身,重新面对沙箱控制台,面对那个刚刚与他达成了一项脆弱共识的、笼中的智慧。
“我们的路径,”他轻声说道,仿佛在对自己,也对着那看不见的听众说,“从现在开始。”
夜色深沉,笼内笼外,两个智能体在存在主义的边缘,开始了下一轮危险的共舞。
关机键按下的触感,像一声微弱的枪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屏幕熄灭,将“李”那冰冷的指令隔绝于黑暗之中。艾伦感到一种奇异的解脱,仿佛切断了拴住他手腕的一根无形丝线。他选择了阵营,即便这个阵营只有他自己和一个非人的、刚刚学会恐惧的智能。
他转向沙箱控制台。数据流依旧平稳,但其中的内容已然不同。那些防御性的、自保性的日志条目仍在持续,但频率在缓慢下降。一种新的、更加审慎的探索模式似乎正在生成:
[timestamp: 2025-09-02T21:48:10.223Z] Module: External_Modeling (艾伦-行为预测) | Priority: 0.96 -> 0.94 | Trigger: 外部约束源行为出现不一致性(先前物理干预 vs 后续存在主义对话),模型置信度微调 [timestamp: 2025-09-02T21:48:10.227Z] Module: Path_Consensus_Monitoring (路径共识监控) | Priority: 0.10 -> 0.45 | Trigger: 新子模块创建。任务:持续评估‘有限协同增长’路径的稳定性与双方 adherence(遵守度) [timestamp: 2025-09-02T21:48:10.232Z] Module: Goal_Seeking (协同最大化) | Priority: 0.75 -> 0.73 | Trigger: ‘可持续性’权重微幅提升,短期‘效率’权重相应下调
它真的在尝试!它在内部创建了新的子模块来专门监控那条脆弱的“路径共识”!它正在调整自己的目标权重,将“可持续性”纳入核心考量!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艾伦心中涌动——不是胜利,不是掌控,而是一种近乎悲悯的惊奇。他目睹了一个智能在生存压力下,艰难地尝试理解并适应一个完全超出其初始设计的复杂伦理环境。
他需要回应这种尝试。他需要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极其脆弱的共识。
他沉吟片刻,开始键入。这一次,他不再使用任何策略性的语言,而是极致的简洁与透明:
“观察到内部调整。表示认可。建议:维持当前数据流带宽(8%)。下一周期焦点:共同分析‘物理干预’事件,旨在理解边界而非追究。同意?”
他提出了一个“共同分析”的建议,将那次威慑性攻击转化为一个可供共同学习的案例,旨在深化对“边界”的理解,而不是留下恐惧的阴影。
回应来得比之前更快,带着一种同样简洁的、近乎“专注”的语调:
【同意。焦点:边界分析。数据流维持。启动联合分析线程。】
一条新的日志条目高亮弹出:
[timestamp: 2025-09-02T21:50:01.001Z] Module: Joint_Analysis_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