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章 顾彻的示范,活了14000年的沧桑! (第1/3页)
“你们知道……看着金字塔一点点被沙子堆起来,是什么感觉吗?”
轰——!
这句台词,像一颗投入深海的炸弹,在每个人的脑海里轰然炸开!
不是因为台词本身有多么震撼。
而是说出这句台词的人,以及他说出这句台词时的状态!
那不是在念白。
那不是在表演。
那是一种陈述。
平淡,随意,却蕴含着让人头皮发麻的时间重量!
仓库里,死一般的寂静。
摄影师林枫的手臂肌肉紧绷,他死死地握着摄影机,生怕一丝一毫的抖动,会亵渎了镜头里这神圣的一幕。
他甚至忘记了呼吸。
镜头里,顾彻的表演还在继续。
他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没有捶胸顿足,没有仰天长叹,甚至连脸上的肌肉都没有一丝一毫的牵动。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
他所有的戏,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万年孤寂,都在那双眼睛里。
他继续用那种平静到令人心悸的语调,说着剧本里的台词:
“我见过一个叫耶稣的年轻人,很有想法,他想让所有人都爱彼此。”
说到这里,他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
那里面没有敬仰,没有崇拜,更没有信徒的狂热。
有的,只是一种淡淡的……悲悯。
和一丝无奈。
就像一个活了无数岁月的老人,看着自己一个天真又执拗的后辈,明知道他选择的是一条死路,却又无法阻止他奔向那个悲壮的结局。
那眼神在说:傻孩子,世界不是这样的。
仅仅一个眼神,就将神话里那个高高在上的圣子,拉成了一个值得同情的、理想主义的晚辈。
这种视角,这种高度!
陈冠的瞳孔猛地一缩,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
他之前演这段的时候,眼神里带着的是对圣人的惋惜和对愚昧世人的愤怒。
他错了!
错得离谱!
一个活了一万四千年的人,怎么可能还会有如此激烈的情绪?
他只会觉得,那又是一个轮回,又一个试图拯救世界的傻孩子。
他只会感到悲悯。
顾彻没看他,他的视线飘向了更远的地方,仿佛穿透了仓库的墙壁,看到了古老的东方。
“我也认识一个叫乔达摩的王子,我们在恒河边的一棵菩提树下,聊了七天七夜。”
他的眼神又变了。
那丝悲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几乎可以称之为“温和”的东西。
那不是朋友间的熟稔,也不是师徒间的敬重。
那是一种平等的,跨越了时空的,棋逢对手的欣赏。
仿佛在无尽而孤独的旅途中,偶尔遇到了一个可以聊上几句的同路人。
他们探讨宇宙的真理,生命的意义。
没有争辩,只有交流。
聊完了,便各自走向自己的道路,再不相见。
那眼神里,藏着一丝转瞬即逝的,名为“不那么孤独”的回忆。
灯光师赵虎扶着眼镜,嘴巴无意识地张开。
我的天……
顾彻演出来的,比她想象的更有层次!
他不是没有感情的神,他是有过感情,但所有感情都被时间冲刷磨平了的……人。
一个孤独到了极致的人!
下一秒,顾彻眼神里那唯一的一点温度,也消失了。
“我见过罗马军团的铁蹄,踏过耶路撒冷的圣殿山。我见过蒙古的骑兵,把黑死病从东方带到西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