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工部尚书 (第3/3页)
实际上是她没写过这种类型的文章,在加上她最近策论写得多了,总是忍不住往这个方向靠。
她感觉自己要趁着年假换个脑子,不然什么事情都能扯上家国大事,这样不好。
“火炕之事可有实例?”
没等安文逸回答,坐在一旁喝茶的王院长插话:“我这学生孝顺,第一时间就在我的院子里建了一个,别说,是真暖和,身上不冷了,腿也不疼了。”
炫耀,这是赤裸裸的炫耀。
同样畏冷的邹康很不舒服,她的学生也不少,怎么就没有人为她奔波呢!
这老货,临老临老竟然好运收了个好徒弟。
事实上,这事儿邹康还真的误会了,关于谁收安文逸为徒她们还没有个定论,主要是谁都不想让,所以才僵持了下来。
没理会好友的炫耀,邹康慈爱的看着长身玉立的安文逸,越看越满意,也起了考较的心思。
安文逸虽然不知道好好的怎么又给自己招惹了一个考学夫子,但人还是老老实实站在原地回话。
越是考较,邹康更满意了,年轻啊,就是有想法,和她们这些思想僵化的老东西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考较完,邹康说回正事:“火炕的事我找几个人去看看,要是真如你所说,那可是立了大功了。”
“学生不过略尽绵薄之力,其余诸事还需仰仗大人。”
等两人说完,王院长起身告辞:“好了,你事情不少,先忙,我们新春再聚。”
邹康也起身相送,年底了,她确实有不少事儿,没必要和老朋友客套。
还没等到第二日,不过下午工部就来人了。安文逸连忙差人把杨匠人叫来,专业的事还是要专业的人来沟通。
杨匠人第一次和工部的官员打交道,最初还有些拘谨,但聊起自己的专业领域也是分毫不让,梗着脖子和人吵了起来。
花了几天,工部的人总算搞清楚了火炕的各种事宜。
没了工部的人来人往,书院再次恢复了安静,就是安文逸的名声再次上升了一个台阶。
讨论她的人更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