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408章 袁韩的应对

第408章 袁韩的应对

    第408章 袁韩的应对 (第1/3页)

    (两章一起发,不好分)

    “这可如何是好啊......”

    邺城州府,韩馥接到张新调令,心里慌得一批,连忙召集麾下议事。

    其实也没什么好议的。

    平原那边早在半个月前就开始调兵遣将,分发粮草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新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韩馥遵令,张新就带着他的兵来打他。

    不遵,一样打。

    只不过张新那边能多一个借口罢了。

    反正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张新想要打他,借口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个。

    “刘幽州那边的使者......”

    韩馥一脸担忧的看着麾下,“还没回来么?”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外交的重要性,不仅张新知道,韩馥、袁绍等人也知道。

    与泥腿子出身的张新不同。

    韩馥、袁绍等人出身士族,从小就开始到处结交名士。

    搞外交拉关系,可以说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东西。

    沮授闻言摇了摇头。

    “还没。”

    上次他劝韩馥不要出兵攻打平原,韩馥不听,把他的别驾给撸了。

    现在到了承受后果的时候,韩馥又想起了他的智谋,不仅把别驾一职还给了他,还表他为骑都尉,希望他来出谋划策。

    沮授对此表示十分无奈。

    虽说他也觉得,韩馥这是搞了个烂摊子让他来收拾。

    可是没办法,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他也只能尽力谋划。

    军事上,沮授建议韩馥分兵驻守魏郡北部的钜鹿郡,以及东部的清河国作为屏障。

    同时坚壁清野,坚守不出,以挫张新锐气。

    但逄纪对此却有不同的意见。

    他认为,张新与孙坚交好。

    万一张新不走清河国,而是从东郡借道,直取魏郡,那么他们将士卒派去清河国,反而会削弱邺城附近的守备力量。

    哪怕张新不取邺城,他只需要依靠骑兵优势,切断清河国和魏郡的联系,那他们派出去的那些士卒,就相当于是送菜。

    要知道,整个冀州就是一大块的平原,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

    能称得上是天险的,就只有西边的太行山和南边的黄河了。

    太行山被黑山黄巾占据,那是张新的人。

    黄河......

    平原县也在河北,根本用不上。

    韩馥只是略微犹豫了一番,就采纳了逄纪的建议。

    他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

    若是分兵据守,被张新集中力量各个击破,他就会丧失自己唯一的优势。

    沮授对此倒也没有表示反对。

    逄纪之言有理。

    其实最好的策略,就是在张新出兵之前,他们先行出兵,拿下东郡在黄河以北的部分,将战线推到靠近青州那一侧。

    只是这样一来,势必会得罪孙坚。

    张新在东,黑山黄巾在西。

    两面夹击已经让韩馥很难受了。

    若是孙坚再从南面攻过来......

    沮授思索了一番,对逄纪的计划做了一些补全。

    他建议韩馥分出一些兵马,屯驻在魏郡东部的魏县至清渊一线。

    如此一来,若张新攻清河,则清渊守军能救。

    若张新走东郡,则魏县守军可挡。

    韩馥采纳了他的建议,用从事赵浮、程奂守魏县,让袁绍麾下的颜良、文丑去清渊驻扎。

    军事上的策略定好,接下来就该走外交渠道了。

    沮授放眼望去,突然发现......

    怎么外面都是张新的人?

    东边的青州,是张新的大本营。

    南边是孙坚的兖州,是张新的盟友。

    西边的黑山黄巾......

    懂的都懂。

    北边的刘虞,是张新的旧主。

    这么一看的话,冀州早已被张新的势力四面包围了。

    不过好在,四周还有一些小诸侯,可以争取一下。

    首当其冲的,就是紧邻魏郡的河内太守张杨。

    太行八陉中白陉的出口,就在河内郡的朝歌县。

    朝歌东边几十里就是魏郡的重要渡口黎阳,北边百余里就是邺县。

    若能将张杨拉拢过来,他们就不必在白陉布置兵力,防备黑山黄巾了。

    然而正如张新所料。

    袁绍的名声太烂,张新善战的名声实在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