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420章 赵浮程奂欲出兵

第420章 赵浮程奂欲出兵

    第420章 赵浮程奂欲出兵 (第2/3页)

 此时天色已亮,二人没过多久就收到了消息,说有一支张新军趁夜偷渡,往北去了。

    赵浮、程奂得知此事后,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来人!”

    赵浮大怒,“去把昨夜负责守夜的斥候队长给我斩了!”

    敌军从他们眼皮子底下渡过,他们都没有任何察觉。

    斥候是干什么吃的?

    若是昨晚敌军夜袭......

    二人打了一个寒颤,不敢再想,同时心中有些疑惑。

    敌军趁夜偷渡,却不袭魏县,是为了什么?

    赵浮不明白,只能一面加派斥候,关注高顺军的动向,一面叫停准备回邺城的大军,让他们暂时待命,准备随时出击。

    午时,斥候回来,向赵浮汇报。

    “从事,张新军已在清水之上搭建好了浮桥,士卒、辎重皆有部分已经渡河,正在官道上休息!”

    “敌军几何?”程奂连忙问道。

    “渡河敌军约有两千之数,昨夜从我县偷渡之军,约有一部。”

    斥候汇报道:“清水畔亦有敌军三千余人,负责押运辎重。”

    “就这?”赵浮疑惑道。

    两千加两千五再加三千多......

    也就八千人左右啊?

    他们费尽心思,插到自己和颜良中间,想要干嘛?

    阻拦颜良回援邺城吗?

    且不说他和颜良合兵,能得五万大军。

    单是颜良一部,就有两万大军!

    他们怎么拦?

    昨夜,张新军还在卫国附近,今日便到了魏县与清渊之间。

    百余里路,肯定是一夜疾行,没有休息。

    他们现在还有战斗力吗?

    八千疲兵,阻拦两万归师?

    这不是送菜么?

    “清水东岸或许还有。”

    斥候道:“只是小人已被敌军发现,无法继续向东探查,只能先来回报。”

    “你怎么看?”

    赵浮想不通,看向程奂。

    “我觉得......”

    程奂沉吟道:“张新是不是想埋伏颜良?”

    “此话怎讲?”赵浮忙道。

    “你看嗷。”

    程奂取来一卷地图,打开铺在桌案上。

    “此处是官道。”

    程奂一指地图,“张新军有一部在此休息。”

    接着,程奂手指向东挪去,点在清水之上。

    “此处亦有张新军一部。”

    说完,他又将手指稍微南移。

    “此处便是昨夜偷渡魏县的张新军。”

    赵浮点点头。

    “从此三部敌军的位置来看......”

    程奂沉吟道:“我认为,张新应当是想以官道上的敌军为饵,将颜良大军诱至清水。”

    “颜良若是中计,则将被张新军从东南两面夹击。”

    最后,程奂将手指重重的点在了五鹿墟上。

    “此处是五鹿墟,林内可藏兵数千。”

    “若张新在此地布下一支伏兵,则颜良大军危矣!”

    赵浮闻言心中一惊。

    颜良部虽有两万大军,但这两万大军的成分,大多都是韩馥临时强征来的民夫,战斗力并不算强。

    有些人甚至还是扛着木棍锄头上的战场。

    而张新的麾下......

    那可都是百战精锐!

    这也是为什么,韩馥明明坐拥十余万大军,却还对只有三五万兵的张新心生恐惧。

    士卒的素质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假设五鹿墟内真有一支伏兵,那起码也得有两三千人。

    加起来,那就足有万人了!

    万余精锐打两万民兵,还是埋伏......

    那不是吊起来打?

    “你的意思是......”

    赵浮抬头,看向程奂,“我军不回邺城,而是出兵救援?”

    “救!”

    程奂用力点头。

    他们二人自然也知道魏县、清渊防线的重要性。

    奈何韩馥铁了心的要让他们回援。

    如果能在这里一战干掉张新的万余精锐,那还回什么邺城?

    张新总共才多少兵?

    一战报销三分之一,估计他就得退回青州去了!

    “可事后牧伯若是追究起来。”

    赵浮迟疑道:“我等不遵军令......”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程奂打断道:“此战若能得胜,则冀州之围自解!”

    “到时候,牧伯赏我们都来不及,遑论追究?”

    “那便依你所言。”

    赵浮下定决心,令大军准备出发,同时派出信使,去给颜良送信。

    张新军目前的位置,距离魏县约有四十里,他的大军需要两个时辰才能抵达。

    赵浮让颜良不要急于出击,以免中了敌军之计,要等他的大军来了之后,一起夹击。

    信使领命,打马投小路,往北疾驰而去。

    赵浮走出大堂,看向一旁的日晷。

    此时,午时三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