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烈焰灼心 > 第三十七章:春寒料峭

第三十七章:春寒料峭

    第三十七章:春寒料峭 (第2/3页)

真正有温度、有灵魂的品牌。K&R的方案,更像是一剂猛药,见效快,但可能伤及根本。

    “我知道。”谢艳玲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团队里很多声音认为应该抓住机会。毕竟,资本市场的耐心是有限的。”

    “资本的逻辑是效率和回报。”林镇钦看着她,“但企业的灵魂,在于创始人的坚持。你想把‘心域’带向哪里?是一个短期内估值暴涨然后被资本裹挟的项目,还是一个能真正沉淀下来,影响一代人生活方式品牌?”

    他的问题,直指初心。

    谢艳玲沉默了片刻,眼神逐渐变得清明而坚定:“我明白了。谢谢。”

    她没有说谢什么,但林镇钦懂。他是在感谢他,在她面临巨大诱惑和内部压力时,帮她稳住了舵盘,让她看清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方向。

    最终,谢艳玲顶住内部压力,婉拒了K&R那份“催熟”意味浓厚的方案,选择了一条更符合品牌长期价值的、稳健的融资和发展路径。这个决定,让“心域”暂时失去了一次估值暴增的机会,却也让她赢得了核心团队更深层次的敬佩与追随——他们看到了一位有定力、有远见的领导者。

    就在谢艳玲处理“心域”内部风波的同时,林镇钦也面临着一个来自林氏内部的、更为隐晦的挑战。

    林氏集团年后的第一次高层战略会议上,一位负责传统制造业板块的元老副总裁,在讨论集团未来五年投资重点时,提出应该更加聚焦于夯实基础产业,对林镇钦近年来大力推动的科技创新和生态孵化战略,表达了委婉的质疑。

    “镇钦啊,你的眼光和魄力,我们都很佩服。科技创新确实是趋势,但林氏的根基,还是在实体制造。步子迈得太大,资源过于分散,会不会影响主业的稳定?尤其是现在全球经济形势还不明朗……”这位副总裁语气恳切,带着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但其背后代表的保守势力对林镇钦“激进”改革的不满,已初露端倪。

    这并非公开对抗,更像是一种试探性的敲打。会议室里其他高层的目光,都聚焦在林镇钦身上。

    林镇钦面色不变,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等对方说完,才缓缓开口,声音冷静而清晰:“陈叔的顾虑,有道理。实体制造是林氏的压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