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破局者 (第1/3页)
“灵晰”的抄袭与狙击,像一片粘稠的阴霾,笼罩在“心域”上空。内部调查结果出来了,泄密源头锁定在一个因对岗位调整不满而即将离职的中层产品经理身上,此人已被“灵晰”高薪挖走,带走了大量非公开资料。尽管法务部迅速行动,申请了证据保全和初步禁令,但法律程序漫长,无法解决“心域”眼下迫在眉睫的市场信任危机和团队士气低落。
谢艳玲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天。她看着白板上罗列出的“灵晰”的所有动作、己方的劣势与优势,以及林镇钦提供给她的、关于林氏实验室那几个前沿项目的资料摘要。焦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呼吸都感到有些困难。她知道,必须尽快拿出一个强有力的回应,否则“心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势能将会快速流失。
她的目光反复停留在林氏实验室那份关于“非接触式生理信号监测与情绪状态AI预测”的项目简介上。这个技术,可以通过摄像头捕捉人脸部的微表情、皮肤电反射等细微变化,结合AI算法,更精准、更无感地评估用户的实时情绪压力状态。这与“心域”现有的、需要用户主动佩戴设备或进行问卷交互的模式相比,无疑是一种颠覆性的体验升级。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型。
她立刻召集了“心域”最核心的技术骨干和产品负责人,召开了紧急闭门会议。没有寒暄,她直接在白板上画下了新的产品构想图。
“我们不做宣传片了。”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眼神却亮得惊人,“我们直接发布新产品原型——‘心域·灵眸’。”
她详细阐述了基于林氏实验室那项前沿技术的产品雏形:一个内置了微型高敏传感器的智能终端,可以无感地融入家居或办公环境,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持续监测特定区域内用户的情绪压力波动,并通过“心域”APP提供更即时、更个性化的舒缓建议和干预方案。
“这……这技术太超前了,实验室阶段还没完全成熟吧?而且研发周期、成本……”技术负责人面露难色。
“我们不需要一步到位做出完美的消费级产品。”谢艳玲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我们要做的是‘技术宣言’!是‘概念验证’!我们要在下一场行业发布会上,公开展示这个原型机,哪怕它还很粗糙!我们要告诉所有人,‘心域’的创新引擎没有熄火,我们正在探索的是情绪健康的下一代交互范式!‘灵晰’抄袭的,只是我们的过去,而我们,已经定义了未来!”
她的话,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几近绝望的团队。是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