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去时少年身,归来甲子魂 (第2/3页)
严峻。
十点二十分。
塔台播报:护送英雄,返回故土,念我忠烈,忘死舍生,今我盛世,告慰英灵,祖国人民以崇高敬意,接迎忠烈回家。(人民日报)
歼—20:感谢塔台指挥,青山浩荡,万里长风,英烈精神光耀千秋,永垂不朽。(人民日报)
飞机缓缓降落。
礼兵战士依次列队,将28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从机舱内护送下机。随后,现场举行庄严肃穆的迎回仪式,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遗骸三鞠躬。(北青网)
紧接着礼兵战士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及遗物登上军用卡车。
70辆骑警整装待命,进行护送开路。
成市机场外20公里由社会各界群众自发组织守候在道路两旁,皆是手持国旗和标语。
成市全城挂满五星红旗一路护送英雄回家。
上午十一点整,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完成,准时向江城出发。
林之州的公务车随行在车队后,沈听岚自然也在车上。
她透过车窗的单向玻璃看着街道上的人群。
她看见年迈的老兵穿着一身戎装身体极力挺直,行着标准的军礼目光随着军用卡车移动。
她看见老兵颤抖的嘴唇,坚定的眼神中泪水滚滚,哭声震的军功章铛铛作响。
比战场上的钢枪炮还要响。
她跟着红了眼眶。
去世少年身,归兮英雄魂。
山河已无恙,祖国接你们回家。
那里面有她的曾爷爷——沈川。
男人揽过她的肩膀,替她细细擦拭眼泪:“老婆,我一直都在。”
回答他的是无声的静静啜泣。
车队上了高速,警车接替骑警护送。
下午十二点四十。
车队进入江城高速公路闸口。
江城50辆骑警守候在高速路口进行护送开道。
从车队一入江城到烈士陵园30公里的道路,都有群众自发守候在道路边。
群众皆是一手执五星红旗,一手执白菊。
沈听岚望着车外盛况。
她哀伤叹息着。
他们说为了新中国出去闯一闯,两千公里的路程,英魂回乡之路用了半个世纪。
何其悲痛。
下午一点。
烈士遗骸准时到达江城烈士陵园举行安葬仪式。
烈士陵园的正前方,是一位志愿军老兵吹响着曾经令人闻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