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母女俩的悄悄话 (第2/3页)
“少废话!快说!”
王秀英瞪了她一眼。
黄小麦看着小姑和奶奶进了屋,嘴角微微勾起。
她没跟进去,而是转身去了灶房。
她知道,以小姑那点道行,在奶奶这位“老江湖”面前,根本藏不住事儿,也无需她再多说什么。
果然,没过多久,上房里就隐隐传来王秀英压低的、却带着兴奋的声音:
“真的?他真是这么说的?”
“哎呀,你这死丫头,当时咋不多问两句!”
“县机械厂好啊!比供销社强!旱涝保收!”
“他爹也是工人?哎哟,这可是双职工家庭!”
……
本来王秀英嗓门就大,在屋子里再憋着还是传到了灶房这边。
黄小麦在灶房和马桂枝一起烧火,听着上房的动静,和马桂枝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马桂枝小声嘀咕:“看来你小姑这事……还有后续?”
黄小麦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火光照得她小脸亮晶晶的:“谁知道呢,奶心里有杆秤。”
中午做的是小麦饼和野菜粥,外加灰灰菜。
灶房里,热气氤氲,麦香混合着野菜的清新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黄小麦坐在小马扎上,面前是一个粗陶盆,里面是王秀英咬牙舀出的两碗麦粉。
这还是黄建国用神仙赏的麦子碾的,足足半桶呢。
马桂枝正往面粉里一点点兑温水,黄小麦伸出小手,学着妈妈的样子,笨拙却又认真地帮着和面。
那麦粉细腻得不像话,沾在指尖,滑滑的,带着阳光晒过般的干净气味。
“妈,这面真白。”
黄小麦小声说,她把手指陷进柔软的面团里,感受着那奇妙的韧劲。
虽然吃过面粉也吃过小麦,但是用小麦磨成面,还能磨得这么匀,她还是第一次见。
现代都是用机器直接做的面粉,还会分为三六九等不同等级和价格,而在这个年代,只要是面粉就已经足够珍贵了。
马桂芝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手下用力揉搓着:“老神仙赏的东西,能不好吗?仔细着点揉,揉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