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一路西行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第1/3页)

    秋高气爽的郊外,收完稻谷的田地依然散发出巨大的诱惑,吸引遮天蔽日的鹭群前来觅食;白鹭并不忌惮虔诚守望的稻草人,因为残留于此的佳肴魅力四射。假如死亡的方式可以选择,那么做个饱死鬼总比做个饿死鬼好。

    匍匐在稻茬里的十几个人,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他们从头到脚除了两只滴溜乱转的眼睛,身体的其余部分已经被泥巴全部掩盖。

    景飞记不清每天要在五花八门的训练科目里折腾多久了。比起其他一些超强度的训练,这样的摸爬滚打实在太小儿科了。他拖着一根粘满泥土的木棍悄悄接近白鹭,支持身体的手臂刚一用力,就陷入烂泥,靠稻茬仅有的一丝拉扯力和下肢的努力配合,费了好大的力气每次他只能前进十几公分。

    扒拉稻茬和烂泥的声响惊扰了白鹭,几只警觉性高的停止了啄食,竖起长长的脖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见没有异常,才重新挥舞起长喙。景飞向一只落单的白鹭慢慢靠去,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目标。突然,一个泥人一跃而起,倏地扑向了鹭群;受到惊吓的白鹭速度更快,刹那间腾空而起,盘旋于六七十米的高空。近在景飞咫尺的白鹭反应慢了,刚张开翅膀就被他一棍子抡在了地上。

    “都给我起来。”柴洪亮爬起来大喊。

    十几个人挣扎着站起,乍一看,不是个头高低胖瘦,真分不清同样手持木棍、浑身泥巴的士兵谁是谁。柴洪亮对率先跃起的泥人说:“谁让你擅自行动的?把它们吓跑了事小,我们暴露了事大,明白吗?”

    “我离它们很近了,我想我攻击的速度比它们飞起的速度快,可以捉到两只,”被训斥的泥人说,“结果还是慢了。”

    “你分析了你的速度,也分析了白鹭的速度,但你忽视了身下烂泥带来的不利因素。即使你得手了,捉住了两只,其他人呢?喝西北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刚才的行动,后两个关键的、决定成败的因素你都没有考虑。”柴洪亮怒吼道。

    景飞捏着白鹭的爪蹼,提起来说:“班长,我捉住了一只。”

    柴洪亮看了一眼不动弹的白鹭,说:“你为什么把它打死?你应该捉活的,把它拴在地里,让它天空中的同伴认为地面没有危险了,再落下来觅食,我们才有机会再捉它们;就像对待敌人,不要一味地斩尽杀绝,要留一两个俘虏,给我们留下‘舌头’,说出他们的巢穴在哪儿、有什么任务。知道他们没死,他们的同伴可能来救,我们设下陷阱,来个瓮中捉鳖岂不完美?像捉住一两只这样的蝇头小利有什么好炫耀的?再看看你们的‘枪’,还是‘枪’吗?枪膛、枪管、弹匣、弹簧弄上了泥巴怎么击发?枪是士兵的生命,要做到人枪合一,枪在人在。上了战场,没有武器难道用嘴去啃敌人吗?我们即使包围了敌人,没有有效的火力网,最终付出惨痛代价的还是我们。”

    “这不是枪,一根木棍而已;如果这是真家伙,我会好好爱惜的。”花溢提起棍子说。

    “现在是训练,但我希望大家认真对待;战争不是儿戏,和敌人玩命,一丁点儿的麻痹大意都有可能让我们回不了头。你们拿的是木棍,但你们要在心里认为,它就是枪,是你们的生命。”柴洪亮严肃地说。

    “是!”士兵们异口同声地答。

    柴洪亮笑了笑,说:“为了替各位弥补这次的过失,我决定……”

    士兵们立正肃立。

    “三十分钟绕这片区域跑一圈,每人捡一百粒稻谷。”

    “啥?你是说三十分钟跑完这几公里的圈子,同时观察地上有没有遗留的稻谷,有就捡起来,每人捡一百粒?”王莽惊诧地问。

    “回答正确。”柴洪亮笑着说,“给你们五分钟洗涤身上的泥巴,准备开始。让你们洗澡不是我对你们好,是让你们有干净的手捡稻谷、有干净的地方放稻谷。”

    士兵们互相看了看。

    “能做到吗?”

    “能……”

    “声音太小,我听不到。能不能做到?”

    “能!”

    “很好。”柴洪亮点头说,“那个谁,把你的鹭留下,我要劏了它烤着吃。各位开始吧,注意脚下的沟堑,别摔倒撒了得来不易的谷子。”

    士兵们扑通扑通地跳下了河。

    热情的柴火,烤熟鹭肉的同时,也烤红了柴洪亮的手和脸;围在火堆旁的士兵,有的席地而坐,有的仰躺在地上。

    “知道我为什么让你们在快速奔跑时停下来捡稻谷吗?”

    “张驰有度吧?”如海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大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