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1章 老狐狸,小狐狸 (第2/3页)
贼似的:“是盐的价钱,我扒着算盘算了又算。”
他掰着满是老茧的手指头,压着嗓子说道:“粗盐熬出精细的雪花盐,十斤大约能出五六斤。
费柴火?咱这穷地方啥都缺,就不缺那些没人要的枯枝烂柴!工钱按你定的,月给两贯,已是顶好的酬劳。
老头子琢磨着,这都不是大头。关键是——这雪花盐,卖多少钱?”
王槐浑浊的老眼中此刻亮得像燃了两簇炭火:“市面上那劳什子‘玉华盐’都被炒成天价了。
咱们这盐,老头子尝过,也找人看过,成色雪白透亮,杂质极少,比那‘玉华盐’品质更好。这价格……可不能贱卖了。那是糟蹋好东西。”
秦猛微微皱眉,指尖无意间敲击刀把子:“我本打算走大众路线,薄利多销,惠及百……”
“慢着!”王槐立刻打断他,一副“你太年轻不懂行情”的表情,唾沫星子又开始活跃起来。
“管队你这想法是好,可做生意是有讲究的。老头子斗胆建议,咱们得走两条路,高、低分开。”
“一部分就在咱们周边,卖给那些缺盐缺得眼珠子都绿了的穷堡寨、苦村子。”王槐手指朝东北方向几处军堡点去。
“便宜点卖,能让他们吃得起,咱们也能薄利多销。这不仅获利,更能收拢人心,让他们知道,跟着咱小南河堡,有肉吃,有盐吃。”
“另一部分,”王槐压低声音,眼神朝南边青阳县城方向瞟了一眼,“用精美瓷罐装着,走高端。
就卖给那个隔三差五给咱堡里送些平价粮食、还时常送肥猪来犒劳军汉的‘常记’粮行。
那常胖子是人精又是财主,路子野得能通天,咱们搭上他这条线,雪花盐不愁卖不出高价。”
“咦?”秦猛眼皮猛地一跳,看着眼前唾沫横飞、眉飞色舞的老狐狸:“老爷子,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哦?”王槐眼睛更亮了,像老猫瞅见了肥耗子,又往前凑了一步,几乎快贴到秦猛身上。
他那带着腌菜味的唾沫星子差点溅到秦猛脸上:“那敢情好!既然管队也这么想,老头子就再抖点底。
那常家不止在幽州、并州吃得开,听说还通着南边的海路,走私海盐的生意都敢沾边。背景硬得很。”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里的光活泛得像沾了油的算盘珠:“不过,老头子还有个更大胆的想法。
咱们跟他们打交道不能光指望着卖盐。
最好啊,是让他们出粗盐块,咱们只管收来蒸、滤、熬。
——这才是真正的无本万利啊,我的管队大人!
不用操心原料,不用垫本钱,稳赚不赔。”
秦猛侧头,看着唾沫横飞、俩眼亮得跟拾着金元宝似的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