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学术运用 (第1/3页)
琉璃坊街头的追杀,如同一声刺耳的警钟,彻底敲碎了表面的平静。暗影议会的阴影不再仅仅是潜伏的威胁,而是化作了实实在在的利刃。然而,压力之下,红粉佳人与傅沉舟那个临时同盟内部,某种化学反应正在加速。
观星穹顶实验室的光芒,如今几乎彻夜不息。之前的《星灵能量与物质界稳态交互研究》项目,在经历了窃取与反击后,非但没有停滞,反而在苏蔓殊的主导下,与傅沉舟那份独特的“非常规”优化方案深度融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具应用性的阶段——将高度理论化的能量构型学,转化为能够即时提升战力、应对现实威胁的实用科技。
巨大的全息屏幕上,不再是抽象的公式和星图,而是被拆解、重构的复杂能量回路三维模型。苏蔓殊站在主控台前,眼神专注,指尖在光屏上飞快划动,调整着参数。她正在尝试将傅沉舟笔记中那种高效却极不稳定的能量压缩技巧,与秦妤擅长的稳定符文阵列结合起来。
“能量逸散率还是太高,强行压缩会导致结构崩溃。”秦妤站在一旁,冷静地指出问题,她的面前悬浮着几个正在模拟运行的小型符文阵列模型,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下。
“需要找到一个临界点,在崩溃前完成引导和释放。”苏蔓殊眉头微蹙,目光投向旁边另一个操作台。
那里,傅沉舟正闭目凝神,他的操作台上连接着几个特制的能量感应器。他并没有参与具体的模型构建,而是在反复进行着一种奇特的“冥想”——按照笔记上的方法,引导、压缩体内那股与学院正统能量截然不同的力量,并通过感应器将数据实时反馈到主系统。他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个过程显然极其耗费心神,但提供的数据却至关重要,那是理论推演无法替代的、来自“本源”的参考。
姜月漓则利用她对人情绪和能量波动的敏锐感知,负责测试初步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