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突破航天壁垒 (第2/3页)
虽平,但眼底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能量吸收转化效率达到理论值的37%,足以支撑初步的‘辐射帆’推进系统。”
姜月漓的任务则更为特殊——生物适应性接口。深空旅行,尤其是与未知能量直接交互,对宇航员(或未来的“星航者”)的精神和肉体都是巨大考验。她利用自身对生命能量和情绪波动的深刻理解,设计出一种基于神经反馈和能量疏导的防护服内衬系统。这种内衬能有效过滤深空辐射中对意识有害的杂波,同时放大宇航员自身的生命磁场,形成一个微弱的、可与星灵辐射和谐共存的“个人领域”。
“模拟测试显示,佩戴新型内衬的志愿者,在承受标准单位三倍的星灵辐射压力时,意识清晰度保持92%以上,能量亲和力提升15%。”姜月漓看着数据,媚眼之中闪烁着科学家的严谨光芒。
而傅沉舟,他再次成为了那个关键的“变量”。他不再仅仅提供数据,而是直接参与到了最核心的“星灵能量导航系统”的构建中。传统的惯性导航、脉冲星导航在强能量干扰区域极易失效。傅沉舟凭借其对能量流动那种近乎本能的、非线性的直觉,与苏蔓殊一起,设计出了一套全新的导航算法。这套算法不依赖于外部参照物,而是通过感知宇宙背景中星灵辐射的“流向”与“波纹”,来定位和规划航向。这听起来如同玄学,但初步的模拟运算结果,却显示出惊人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
沈天佑这次的作用更为关键。沈氏集团旗下拥有庞大的航空航天产业和一支私人的、不隶属于任何大国政府的太空探索舰队。他动用权限,调集了数艘最新型的试验舰,秘密停泊在近地轨道,为红粉佳人的理论验证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践平台。金钱和人脉,在这一刻化作了通往星海的坚实台阶。
当第一艘涂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