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赶集 (第1/3页)
晚上,小桃靠坐在床上,与老姨娘低声商量:“老姨娘,我明儿一早就去镇上买棉被,再买些米粮回来。您可还有其他要我买的?”
“我出不了这道观的门,”老姨娘忧心忡忡道,“道观的人收了老太太的钱,就盯着我呢。你也只能等她们做早课的寅时(三点到五点)院子开了门才能出去。你身边没个大人,我哪能放心?”
“老姨娘别担心,”小桃轻声安慰,“我在牙行待了三年多,见过的人不少。”
老姨娘叹口气,“出门千万记住,莫管闲事!银子分开放,别让人一眼瞧见你摸出好几两,招来祸患。”她突然想起车资,“可你怎么坐牛车?一个小丫头出手就是银子,又靠着这大山……太危险了。”她一时也想不出法子,自己身上被搜得干净,连个铜板都没有。
黑暗中,小桃低着头。宋嬷嬷的遭遇让她明白钱得分开放。她担心身上的银票万一被搜走,至少灰坑路边石板下藏的两千文能救命,不让她饿死。
老姨娘忽然有了主意:“小桃,点上灯,悄悄去茅房拿把剪刀出来。剪一尺我裹身的青棉布,够大人做双鞋还有富余。新棉布一尺二十来文,这布就算沾点灰,车夫也合算。你就拿它抵车资。”
小桃也觉得这法子好,立刻起身点灯。她先瞄了眼小院门,才提着灯去茅房,轻手轻脚拿出剪刀。回房的路上,她假装提了提裤腰带。刚进房门,老姨娘尖利的声音便响起:“你这婢子!上了茅房不洗手?温婆子没教你规矩!”房里随即传出小桃央求的声音:“老姨娘,天冷,奴婢就没洗……这,这就去打水洗。”
小桃提了罐子,端着灯走向小院门口,听到门外有放轻的脚步声匆匆离去。她装作未闻,轻轻抽泣了几声,在水井打水,用刚剪下的青棉布“帕子”擦了擦“泪”,然后把帕子洗干净,提着罐子回了小院。
回屋后,小桃灭了灯,两手撑开湿帕子在坛底炭火上烘烤。老姨娘起身,将青棉布盖在小桃身上悄声道:“你出去累了一天,靠墙歇会儿。我躺了一天,我来烤。”
第二天寅时初(三点左右),小桃脱下温婆子置办的粗布衣收进包袱,翻出三丫替她拼的那件旧衣穿上。老姨娘看着那由一块块碎布拼接的衣服也愣了一下。小桃仔细扑掉灰尘,藏好银子。老姨娘担心买的东西多,让小桃带了五两银子,剩下一两藏在灶门墙角,并叮嘱她把剪刀揣在怀里防身。
外面天色漆黑,偶有一两颗寒星闪烁,寒气刺骨。小桃用破布衣服包着头,缩着脖子轻手轻脚到了大院。道姑们都在大殿里背着大门做早课,院门已开。小桃轻轻推开大门缝,侧身挤了出去。
刚往山下走了几步,道旁大树后突然闪出一个身影,轻声道:“小桃姑娘,是我!想到你今天要去赶集,我也要卖葛根粉,就来等你一起。”
小桃惊了一跳。黑暗中少年身姿隐约可见,她提着的心放了下来——这么黑的天,若非不得已,她也怕独行。
水生刚要用火石点燃绑好的火把,小桃忙拉住了他的袖子,低声道:“水,水生哥,我没惊动道姑出来的,走一段路再点吧。”
水生听得心一刺,手快过脑子,已伸出去握住小桃的手:“下山路难走,我牵着你。”
两只冰凉的手相握,两人都愣住了。水生顿了下,走在前面,小心翼翼地牵着小桃。
小桃路不熟,偶尔踩空两步,水生紧张不已,紧紧拉住差点摔倒的她。不知为何,没走多远,两人手心都出了汗,越走越紧张。
还是小桃羞涩地开口:“水生哥,可以点火把了。”
水生赶忙应道:“好!”悄悄在袖口蹭了下手心里的汗。
火把亮起,少年一身干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