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池鱼 (第2/3页)
周叔在陵州知府任上,政绩斐然。他助流民归家种田,稳住了局势,吏部考核评为优等。任内,他更严厉查处了趁灾荒骗取百姓土地的官家家眷,抓杀了一批恶徒,百姓拍手称快,尊称他为“青天大老爷”。
当时因天灾、叛军,许多家族绝户,田地无主。官府收拢土地重新规划:按登记造册人口分配一部分,剩余划为官田,再以三成低租佃给百姓。此举既保证了百姓有地种、有粮吃,又为官府改造水渠湖泊提供了税收来源。
为避免水患,周知府延请水利能人与经验丰富的老农,依水渠池塘重新规划田地;又登记匠人,协助百姓选址建房。百姓常在田间地头或修渠工地,遇见这位务实、能干、一心为民又待人亲切的知府大人。
不过几年光景,陵州已无需朝廷拨粮拨款救济,州府县城的粮仓在他任期最后一年便有了存粮。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离任时,百姓闻知府大人将返京,不知是否还能归来,沿途跪地痛哭送别。周大人未坐马车,命随从牵马,自己一路骑在马上向百姓挥手。遇见年长者,他必下马亲自搀扶,亲切道:“乡亲们回吧,好好过日子。皇上在京城也心系大家。”周叔深知,再大的功绩,也须将皇上放在前头。
皇上对周叔在陵州的政绩极为满意,将其调任户部郎中。皇上也需在户部安插自己人,而非任由皇后的兄长国舅一手把持。
任命一下,周叔便在骑马半柱香即达皇宫的广胜街,买了个一进的小院。稍大的院子他实在买不起——知府的俸禄,多贴补在替百姓修水渠上了。收拾好院子,父子俩便从水生家搬了过去。
周叔上任才两月,朝堂早朝时便有御史弹劾他:其一,趁灾荒拐带他人小妾逃至辽东郡落户;其二,借治理陵州田地之机滥杀无辜,激起民愤;其三,因担心拐带小妾之事败露,竟将其主家杀光灭族,残暴至极!
皇上淡淡扫视堂下群臣。户部尚书见皇上未表态,瞥了吏部郎中一眼。吏部郎中随即出列,言道按律周大人当入监两年。
皇上沉着脸,心知肚明这是户部国舅势力要拔掉周大人这颗钉子。当初周大人曾上奏折详陈陵州乱象:灾荒时期,官员家眷趁火打劫,用赈灾粮强取豪夺百姓土地;战事稍定,这些人又回来索要已登记造册的土地。若不处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