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5章 少年 (第2/3页)
李云峰的小叔笑道:“你口中的那位公子,他父亲可是京中皇上看重的实权人物,户部郎中。而且他还是独子。”
千户大人补充道:“他父亲是榜眼出身,你口中的公子,想必也是才华横溢之人。”
李云峰彻底泄了气,摊在椅上:“算了!这世上有才情的女子多的是,她年纪还小,我不耐烦哄着她。过几年你们再替我相看别的姑娘吧。”
李云峰的父亲开口道:“张大人家夫人和县令夫人情同姐妹;县令家和京中周大人家关系匪浅——你看周大人独子一直住在县令家,县令夫人待他如同亲弟。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张大人家的长女是一门好亲事。”
祖母也帮腔道:“你看张大人愿意牵线,你小叔这才能得谢大人指点策论呢。”
李云峰顿时觉得自己像是家里用来换取好处的,赌气道:“难不成没有旁的官家小姐看得上我了?”他起身不耐道,“以后再说!”
炤炤没事就爱拉着景宇去逛边城,或者央求景宇带她去打猎。小桃见景宇和炤炤一起时心情愉悦,便没有阻拦;她自己则亲手为景宇缝制了一件狼皮披风御寒。到了腊月,天寒地冻,小桃才没再让景宇出门。
小桃惊喜地发现:景宇经叶太医调治后,一直未曾犯病;时常跟着炤炤出门活动,身体也强健了不少。只是景宇的药里需用人参,很费钱。小桃这才想起辽东盛产人参,若自己收购,定能省下不少。她忙吩咐远山县自家铺子收购山货时,派人四处走访,若有村民挖到人参便直接收来。
至于价钱,铺子掌柜专程跑到邻县多家药铺佯装购买以打探行情;或是找常年挖参售卖的跑山人打听;又依照小桃从叶太医处问来的辨别人参优劣的方法,收了不少品质不错的人参。小桃盘算着:除了供给景宇用药,剩下的年底带去京城,请周叔管事领着去京城药铺售卖或者很多大户人家都要的。
到了年底,桂枝的男人张二哥兴奋地来交账,高兴地告诉东家小桃:在村民家以三十来两一根收的人参,到了京城卖出了一百两的高价;他们花一百五十两买的五十年份人参,在京城更是卖到了六百两!光是人参一项,就净赚了三千四百两;加上山货、羊皮衣以及铺子的盈利,一共交给小桃五千七百两。另外,还专门给景宇留了十来支二三十年份的人参备用,并赠予周大人两支用于年节送礼。
小桃被人参的厚利惊着了,连忙吩咐张二哥:以后遇到好的人参设法收购,据说京城权贵人家都喜欢囤积,甚至拿来给闺女添作嫁妆。
今年获利丰厚,小桃大方地赏了张二哥兄弟二人各五十两银子。她高兴地问张二哥:“张二哥,如今你手里银钱也该攒了不少吧?”
张二哥丝毫不觉得小桃是在试探——这么多年下来,彼此早已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他高兴地交了底:“一百五十两是有了的。”
小桃道:“张二哥,我有个想法。我和水生虽说不在白月湾常住,但白月湾始终是我们的根;你们谢婶子也时常惦念着白月湾。”水生娘在一旁连连点头——可不是,哪里也不如白月湾住着舒坦。
小桃商量道:“要不,我们什么时候把村里的房子统一修一修,修成规整的青砖大院?”
张二哥欲言又止。小桃道:“张二哥可是有事?我们不是外人,但说无妨。”
张二哥犹豫了一下,说道:“东家,我们兄弟俩常年在外跑,曾在往京城途中的乐资县,遇到一位烧砖的老匠人。他伤了腿,就没在砖窑上干活了。您看,我们若用砖量大,不如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